这本故事的灵感来源于一本书,叫做《相约博物馆》。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因为一点事情写了一封信给教授,但是不巧的是教授不在,被博物馆的馆长收到了,他们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的来信。后续又看了《壁花少年》、《陌生女人的来信》、《时空书信》还有一些其他的书信体的书,因为看起来书信体非常的有趣,所以我就开始了这本书信体形式的小说尝试。书信体和传统的情节题材完全不同,不能及时的反馈主角双方的信息,而且都要以第一人称来写,对于习惯第三人称的情节题材的我来说非常的痛苦。主角双方不仅需要回应对方的想法,也要提出自己的观点,还要穿插着融入双方的生活故事,这种要求对于不爱看书不爱思考的我来说真的很难,但最终,还是勉强的完成了这本书。
为什么是书中的信呢?因为我在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发现书里面夹着一张便利贴,上面写着一个人的留言。具体的留言什么内容我已经忘记了,但是没有忘记翻开书看到那张纸的惊喜。所以这本书的开头就是以这样的内容呈现出来了。每当我在图书馆借阅书的时候,都会看到前面的人在书上留的记号,有的时候是修正了书中的错字,有的时候加了一些自己的观点……这些前任借阅者们将自己的痕迹留存在书上,尽管我不提倡这种行为,并且十分痛恨在书上用荧光笔画线条的前任借阅者们,但是偶尔看到一些观点会觉得很浪漫。原来他们看书的时候是这样想的啊,我看着书上的笔记陷入沉思。
这本书没有任何跌宕起伏,很平淡的故事。尽管在写的时候也想着要插入一些什么起伏,给主人公造成一点戏剧效果什么的,但最终还是没有这样做。在什么都快速的时代,能有人坐下来听别人讲话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事情了,何必要再去加什么跌宕起伏呢?所以主角们只是坐下来给对方写信,抱怨生活,分享观点,尽管有些观点是偏激的,有些观点是不同的,但是主角们都平静的接受着对方。真希望有一天大家在互联网上谈论观点的时候,尽管观点不同,也能这样坐下来平静的和对方交谈,而不是互相将自己关在信息茧房里,永远活在舒适圈中。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发觉如果不停的输出观点很容易脑子空空,然而看书永远是那么痛苦的行为。真羡慕那些每年都看许多本书的作家,他们拥有我不曾拥有过的自制力和抵御手机的能力。如果有脑机接口就好了,直接把书变成一个一个的字节储存在芯片上,然后插进脑子就等于读过了,如果能这样,我的生活该有多么美好。
在看评论的时候,看到一个读者祝我我未来恣意潇洒,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恰好我也很喜欢这首苏轼的词。不知道为什么,风加了快哉,一切就变得明朗清凉,有无穷无尽的郁闷也随着这样的风被送走了。谢谢这个读者这个评论,因为这样的评论,那些写作中的痛苦而烦恼都被吹走了,最终完成了这个作品。
非常感谢阅读这本书的人,能忍受这样唠叨平淡的作品。也谢谢大家的评论,因为这些评论冲淡了要去读书的痛苦。
感谢大家,给每个人一个吻。祝生活愉快。
下本见啦。拜拜。
为什么是书中的信呢?因为我在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发现书里面夹着一张便利贴,上面写着一个人的留言。具体的留言什么内容我已经忘记了,但是没有忘记翻开书看到那张纸的惊喜。所以这本书的开头就是以这样的内容呈现出来了。每当我在图书馆借阅书的时候,都会看到前面的人在书上留的记号,有的时候是修正了书中的错字,有的时候加了一些自己的观点……这些前任借阅者们将自己的痕迹留存在书上,尽管我不提倡这种行为,并且十分痛恨在书上用荧光笔画线条的前任借阅者们,但是偶尔看到一些观点会觉得很浪漫。原来他们看书的时候是这样想的啊,我看着书上的笔记陷入沉思。
这本书没有任何跌宕起伏,很平淡的故事。尽管在写的时候也想着要插入一些什么起伏,给主人公造成一点戏剧效果什么的,但最终还是没有这样做。在什么都快速的时代,能有人坐下来听别人讲话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事情了,何必要再去加什么跌宕起伏呢?所以主角们只是坐下来给对方写信,抱怨生活,分享观点,尽管有些观点是偏激的,有些观点是不同的,但是主角们都平静的接受着对方。真希望有一天大家在互联网上谈论观点的时候,尽管观点不同,也能这样坐下来平静的和对方交谈,而不是互相将自己关在信息茧房里,永远活在舒适圈中。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发觉如果不停的输出观点很容易脑子空空,然而看书永远是那么痛苦的行为。真羡慕那些每年都看许多本书的作家,他们拥有我不曾拥有过的自制力和抵御手机的能力。如果有脑机接口就好了,直接把书变成一个一个的字节储存在芯片上,然后插进脑子就等于读过了,如果能这样,我的生活该有多么美好。
在看评论的时候,看到一个读者祝我我未来恣意潇洒,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恰好我也很喜欢这首苏轼的词。不知道为什么,风加了快哉,一切就变得明朗清凉,有无穷无尽的郁闷也随着这样的风被送走了。谢谢这个读者这个评论,因为这样的评论,那些写作中的痛苦而烦恼都被吹走了,最终完成了这个作品。
非常感谢阅读这本书的人,能忍受这样唠叨平淡的作品。也谢谢大家的评论,因为这些评论冲淡了要去读书的痛苦。
感谢大家,给每个人一个吻。祝生活愉快。
下本见啦。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