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ltgx.net!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102章 科举揭榜
  从立政殿端出两碗药汤,一碗给陛下是祛火的,一碗要送去东宫给太子殿下安神助眠。
  且说,陛下与东宫太子大吵了一架,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一个时辰传遍了宫中,两个时辰朝野皆知。
  听闻此消息,褚遂良回了家之后,便重病不起,请了大夫,也请了太医署的医官,没有三两月的调养多半也好不了。
  李泰坐在自己的府邸,他还是喜欢将茶煮着,放一点核桃或者红枣当汤喝。
  一边喝着茶汤,听着身边仆从的解释,李泰蹙眉道:“当真?”
  仆从回道:“东宫所有人包括当时围在东宫的禁军都知道。”
  李泰将手里的卷宗放在桌上,一时间也没了兴致,问道:“母后有说什么吗?”
  “回殿下,皇后倒是什么都没说。”
  李泰盘腿而坐,一手撑着下巴,又是一声叹息。
  夜晚笼罩长安城,东宫。
  李承乾正在吃着晚饭,弟弟妹妹们都低着头用饭,此刻一言不发,就连平时吃饭的吧唧声都没有了。
  大家吃饭都是小心翼翼地,只有筷子偶尔碰到碗盆的动静。
  见皇兄用完了饭食,拿着碗筷站起身。
  弟弟妹妹们不约而同地手中筷子一停,侧目看着皇兄将碗筷放入一旁的水桶中,而后便离开了。
  等皇兄的身影从前殿离开,一路走向后殿。
  在场的众人又是长出一口气。
  李治小声道:“皇姐,今天的皇兄好吓人。”
  李丽质将一块炖排骨夹给他,道:“吃你的。”
  “谢谢皇姐。”李治夹起皇姐给自己的排骨,低头吃着。
  皇兄与父皇大吵了一架,用晚饭时弟弟妹妹大气不敢出。
  李慎道:“我们的皇兄真是太勇敢了。”
  李治点头道:“换作是你,多半已跪下。”
  李慎叹道:“以前不知皇兄所言的偶像是何意思,现在皇兄就是弟弟的偶像。”
  一旁的东阳公主,听得愣是好一会儿忘了咽饭。
  等殿下们都用了饭,小福便带着东宫的宫女们收拾碗筷。
  夜里,又下起了雨,又是一声炸雷闪过夜空,将皇宫的这方夜空照亮。
  甘露殿,夜空一道炸雷,照亮了皇帝阴沉的脸。
  一旁的老太监低声道:“陛下,可以用饭了。”
  李世民呼吸依旧沉重,从东宫回来气还未消。
  见陛下不说话,老太监看着桌上已放凉的饭菜,长叹一口气。
  雷雨持续了一个时辰才停歇。
  翌日,天刚刚亮堂的时候,李承乾这才晨跑结束,与李绩大将军用了饭食之后,准备去上朝。
  刚走出东宫,便遇到了老师。
  房玄龄脚步在东宫前停下,道:“听闻昨天太子与陛下争吵了?”
  李承乾揣着手道:“孤一时年少轻狂,让老师见笑了。”
  房玄龄忽然一笑,道:“太子殿下的年少轻狂还真是与常人不同。”
  “是吗?”李承乾抬首道:“谢老师夸奖。”
  房玄龄摇头苦笑不语,朝着太极殿走去。
  李承乾跟在老师身侧,还有不少朝臣走在前面,陆陆续续进入太极殿。
  走在前头的是两位皇叔,河间郡王与江夏郡王。
  李道宗道:“李元昌这件事怎么都不该大理寺来管。”
  李孝恭点头道:“人是我们宗正寺的。”
  李道宗回道:“这件事发生在长安,就应该归京兆府管,怎么能交给他们大理寺。”
  李孝恭道:“就不该给大理寺的。”
  听着两位叔叔还在计较半个月前的事,李承乾迈步走入太极殿内。
  只不过这个太子一走入太极殿,殿内议论声更多了。
  李承乾感受着许多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他们好像是在看什么稀有动物,甚至在评头论足。
  所以说唐人的感情是淳朴的,半月不见竟引来这么多关心。
  满朝文武的议论声,在这大殿内听起来,就像是蚊虫的嗡嗡声不绝于耳。
  李承乾面带笑容站到自己的位置上。
  李恪与李泰的目光也关注着皇兄脸上的笑容,听说昨天在东宫与父皇大吵了一架,今天的皇兄笑容格外地明媚。
  “皇兄?”
  “怎么了?”
  李恪尴尬一笑,道:“还以为皇兄今天不会来早朝。”
  李承乾提了提衣襟,抬首道:“孤的禁足已解除了,自然要来上朝的。”
  李泰连忙道:“皇兄,往后可千万不要再对父皇这般不敬了。”
  李承乾颔首,“青雀言之有理,你们两个可不要学孤。”
  李泰还想再说什么,欲言又止,只好摇头一叹。
  随着太监的一声高喝,皇帝便来上朝了。
  李世民在皇位上坐定,今天的早朝便开始了。
  今天早朝有点特殊,正是科举揭榜的日子,房玄龄手中拿着名册站出朝班,念诵着一次科举进士及第的名字。
  其中这一次科举,选取的进士有五名,榜首是一个叫做许圉师的年轻人。
  许圉师的父亲是许绍,河北人氏,当年许绍任职夷陵通守,带着湖北数州之地归附大唐,封谯国公。
  而现在,他的幼子许圉师考取进士,又是进士榜首。
  至于其他的名字,李承乾一概不熟。
  等科举的名册传阅下来,李承乾这才看到,从科举刚开始筹备时才注意到的李义府,裴行俭仅仅只是及第而已。
  这一次科举录用的世家子弟只有八人,进士及第一共六十七人。
  朝中正缺人,因此尽管进士只有五人,但及第的人数有六十余人,也就是说这一次朝中为了选用人才,尽可能放宽了要求。
  录用世家子弟只有八人,李承乾看完了名册便将其交给一旁的李恪与李泰。
  太极殿内,满朝文武都在传阅着这一次的科举揭榜名册。
  李世民颔首看着众人,等着有人提反对意见。
  本次科举参与人数总共有一千三百人,科举录用人数六十有七,与往年相比,此次科举宽松了许多。
  这也是因为大唐官吏真不够用,朝中需要官吏补充,必须放宽标准。
  房玄龄朗声道:“若诸位没有异议,就此揭榜了。”殿内众人还在议论,但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因这一次科举用的是糊名制。
  要论才学,不看出身,这是大唐科举的第一次尝试。
  等大殿内的议论停下,李世民沉声道:“传旨,科举揭榜!”
  太监高声道:“科举揭榜!”
  接下来,早朝进入了正式的流程,与以往一样的各部汇报事宜。
  于志宁站出朝班道:“陛下,褚侍郎重病无法理政事,臣请太子殿下继续监理朝中钱粮调度。”
  殿内群臣低着头,也没人去看太子殿下,更没有人敢去看陛下。
  文武都听说了昨天陛下与太子殿下在东宫大吵一架,多半就是因这件事。
  这太子殿下胆子就算再大也不敢在太极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与陛下争吵吧?
  皇帝低沉嗓音传来,“既然太子的禁足解除了,依旧监理朝中用度。”
  房玄龄站出朝班道:“臣定当尽心教导太子殿下,请陛下宽心。”
  见陛下终于点头了,众人也这才松了一口气,大唐父子和睦,朝政稳定,多好的一件事。
  等无人再有要事禀报,皇帝起身说了退朝,满朝文武行礼之后,众人目送皇帝离开。
  朝臣们三三两两离开太极殿。
  李承乾揣着手走向东宫,打算用了午饭之后,再去中书省。
  于志宁连忙道:“太子殿下,还是先去中书省吧。”
  “不急!”身后又传来另一人的话语,正是河间郡王李孝恭与江夏郡王李道宗。
  这两人走在一起,显然就是要蹭饭的意思。
  李孝恭道:“老夫都想不起来,上一次在东宫陪着他老人家用饭,是什么时候了。”
  李承乾安慰于志宁道:“先去东宫用了饭,再去也不迟,一起吃点。”
  于志宁点头道:“也好,但请殿下用了饭,去处理用度。”
  房相与舅舅并没有朝着东宫而来,李承乾回头看去就见到他们两人被太监领着去了武德殿。
  多半还有要事要商议,身为太子距离朝中的核心还有距离。
  房相会悉心教导,舅舅对东宫也是能帮则帮。
  可一旦涉及皇帝最权力中心的秘密,这两位都是闭口不谈。
  该说的会说,不该说的也绝对不会说。
  毕竟东宫太子没有坐在大唐宰辅的位置上。
  又或者是这一次科举揭榜了,皇帝还要关注世家的反应?
  说来说去,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这世家树大根深,它们就像是埋在地里的塑料袋,经久不衰。
  为此,父皇从登基之初,想要施行科举便站在了世家的对立面。
  当然了从家国社稷的角度来看,身为大唐的太子除了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还要正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事。
  如果父皇不愿意向世家挥动屠刀。
  当太子的还能怎么办?
  只能争气再争气了。
  东宫早已准备好了午饭,马上就要入夏,东宫的饮食近来清淡了许多。
  崇文殿内,李渊还是一如既往钟爱茶叶蛋。
  李孝恭与李道宗吃着面条,三两口之后便满头大汗。
  一边吃着饭,李承乾听着于志宁说着现在朝中的用度的情况,因褚遂良将银钱先给了吏部,而后又给河西走廊送去了一万贯钱饷,导致工部那边用度紧张,礼部错过了谷雨时节的祭奠。
  李孝恭道:“您老近来身体如何了?”
  李渊道:“戒酒之后,睡得着了,伱们也该戒酒才是。”
  李承乾颔首道:“皇叔有空去找孙神医也看看身体。”
  李道宗道:“兄长确实该去看看。”
  听着一言一语地劝说,李孝恭吃饱之后便离开了。
  李承乾跟着于志宁也离开了东宫,去了中书省。
  这里依旧忙碌,太子刚坐下,朝中各部需要钱粮调度的奏章就堆放在了眼前。
  与褚遂良办事方法不同,太子殿下先将眼前的奏章分类整理,而后开始梳理账目。
  这是太子的习惯,凡事要整齐有序,有条不紊。
  而后拿出一个算盘,开始安排朝中用度。
  中书省内人来人往,李承乾敲打着手中的算盘,专注处理账目。
  随着太子批复之后,一份份钱粮调度的奏章放出去,朝中各部心里也就踏实了。
  算盘是个很神奇的物件,朝中只有两个算盘,一个在长乐公主李丽质手中,还有一个在东宫太子手中。
  从晌午一直到黄昏,中书省外排起了长队。
  于志宁拿着一份奏章走到中书省门前,朗声道:“御史台!”
  当即就有御史台的官吏走上前,他拿过奏章道了一声谢,脚步匆匆离开。
  于志宁再一次走了出来,朗声道:“太常寺。”
  言罢,太常寺的官吏着实松了一口气,拿着奏章连连道谢。
  于志宁走回中书省,又匆匆出来,举着奏章道:“门下省!”
  眼看日落西山,中书省门前还有不少人在等着,于志宁又走到中书省门前,对众人道:“今天天色已晚,诸位明日一早再来,太子殿下会连夜整理,还请回吧。”
  等在门前的各部官吏这才三三两两离开。
  中书省内,李承乾的面前放着一盏油灯,账目铺开长长一卷。
  于志宁看着这个只有十六岁的东宫太子,他的神色专注,眼神在账目上下游走。
  专注又执着的神情,看着很有干劲。
  太子终究只有十六岁,这朝中用度便又落在太子的肩膀上。
  李承乾道:“于詹事,天色不早了,你也回去吧。”
  于志宁作揖行礼道:“殿下早点休息。”
  李承乾点着头道:“孤知道了。”
  等于志宁也走出中书省,这里就剩下了东宫太子一人。
  不多时,有两个小身影快步走来,她们两人左看右看,确认了这里没人了。
  李丽质提着一个食盒走入黑漆漆的中书省,只有一盏油灯点亮着,照亮了一张桌子,还有皇兄的脸。
  “东阳,快!”
  闻言,东阳公主应声点头,还有些胆怯地走入这个朝堂中枢要地。
  李丽质走到皇兄面前,将食盒放下,道:“小福今天做了臊子面。”
  李承乾搁下手中的笔,接过碗筷,便大快朵颐。
  (本章完)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在霸总的世界一穿而过

半袖妖妖

冒名充军,女主她力能扛鼎

尔徽

夫人该洞房了(重生)

杳杳冰敲月

质女

狂上加狂

我的后宫全性转了[穿书]

绮绣雪

反派他六亲不认[穿书]

江羊大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