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ltgx.net!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四儿子外出历练了十年,金茂心中也有些焦急。
  因为五儿子金杰也快到了历练的年纪,这个小儿子是金茂看着长大,颇为喜爱。
  要是太子之位仍然悬而未决,恐怕这辈子都要定不下来。
  毕竟,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永远都没有一个结果。
  无奈,金茂召集几位重臣,商量这件事。
  周瑜、戏志才、荀攸、诸葛亮、庞统、鲁肃等全都到场。
  “诸位爱卿。”皇帝金茂说道:“朕今日召集尔等,实为一事所困。朕之四子已外出历练十载,归期未定,而五子金杰亦将及历练之龄。朕心忧之,太子之位久悬不决,非社稷之福,亦非朕心中所愿。
  朕深知,诸位爱卿皆是国之栋梁,智谋深远,故欲听听诸卿之意。太子之选,关乎国本,需谨慎而为之。朕欲知,诸位对当下局势有何见解,对太子人选又有何高见?”
  周瑜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太子之选,首重德才兼备。四殿下历练在外,功绩未显,然其勇武之名,已渐传于四海。五殿下年幼,虽聪慧过人,然历练尚浅。臣以为,不妨待四殿下归来,综合其十年之功过,再行定夺。”
  戏志才接着言道:“陛下,太子之位,还需考虑储君与朝臣之关系,以及其能否得百官之心。四殿下久不在朝,人脉未固;五殿下则自幼长于深宫,与朝臣多有接触。此亦需陛下权衡。”
  荀攸沉吟片刻,道:“臣以为,太子之选,还应着眼于未来。四殿下勇武,或能安邦定国;五殿下智谋,或能治国理政。陛下当以国家长远之计为重,择其优者而立。”
  诸葛亮轻摇羽扇,缓缓言道:“陛下,太子之选,亦需考虑民心所向。四殿下若能在历练中赢得百姓爱戴,五殿下若能以智慧解决民间疾苦,皆可为太子之选。民心所向,即为天意所归。”
  庞统笑道:“陛下,太子之选,实则乃陛下家事,亦是国事。臣等虽有心建言,然最终决断仍在陛下。臣等唯愿陛下所选,能为国之栋梁,民之福祉。”
  鲁肃则道:“陛下,太子之选,关乎国家稳定,臣以为,可设立考验,让诸皇子公平竞争,以才德高下论英雄。如此,既可服众,又可彰显陛下公正无私。”
  金茂听罢,微微颔首,心中似有计较。他深知,太子之选,非同小可,需深思熟虑,方能定夺。于是,他缓缓言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其理。朕却不想再拖下去了。”
  “朕这四子,大皇子尽皆平庸,却礼贤下士,能放得下身段。”
  “二皇子在边疆开拓疆土,武功卓越。”
  “三皇子醉心研究,乃国之栋梁。”
  “四皇子机敏,却用人不当!”
  说到此处,金茂目光锐利,扫视着殿下的群臣,似乎在寻找着某种共鸣或反驳。片刻的沉寂后,他继续说道:“然则,治国之道,非止一端。大皇子之仁,可安民心;二皇子之勇,可拓疆土;三皇子之智,可兴科技;四皇子之敏,若用得其人,亦能成大事。”
  “朕心所忧,非诸子之长短,而是谁能真正担起这江山之重,引领我新汉走向盛世。朕欲设一试炼,非纸上谈兵,亦非单纯武艺比拼,而是将诸子置于实际国事之中,观其应对,察其心性,品其决策。”
  “试炼之地,就选在那新近多灾的南郡。南郡水患频发,民不聊生,正需有为之士前去治理。朕将令诸子各自率领一支队伍,携粮带银,前往南郡救灾,并同时解决当地积弊,以一年为期,观其成效。”
  “此间,朕会派遣亲信密探,随行监视,确保公平,亦防有人作弊。一年之后,朕将根据诸子在南郡的表现,以及百姓口碑,朝中大臣之评议,综合考量,再定太子之选。”
  “如此,既可验诸子之能,又可避外界非议,朕心方安。卿等以为如何?”
  言罢,金茂目光如炬,等待着群臣的反应,心中暗自盘算着这一决策可能带来的种种后果。
  周瑜大公无私,什么话都敢说,率先表态道:“陛下此计大妙,既体现了陛下对民生之关切,又巧妙地将太子之选与治国实绩挂钩,实为明智之举。南郡之行,不仅是对诸位殿下的考验,更是对我大周未来储君的一次全面审视。臣以为,此策既能激励诸子勤勉为政,又能让百姓真切感受到皇室之恩泽,增强民心向背,实为一石二鸟之策。”
  “再者,陛下派遣亲信密探监督,既保证了考核的公正性,又能及时纠正可能发生的偏差,确保救灾与改革顺利进行,此乃深思熟虑之举。臣完全赞同陛下之策,并愿全力配合,确保南郡之行一切顺利。”
  周瑜一番话,既表达了对皇上的忠诚与支持,又展现了他对大局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引得在场群臣纷纷点头赞同,气氛一时之间变得热烈而积极。庞统出言附和:“周太尉所言极是,陛下此策高明之处在于,不仅巧妙平衡了朝野内外之力,还以实际行动彰显了皇家亲民之姿,实为治国安邦之上策。更兼密探之设,犹如棋局中之暗子,虽不显山露水,却能于关键时刻扭转乾坤,确保政令畅通无阻,改革成效显著。吾等身为臣子,自当紧随陛下步伐,兢兢业业,不负所托。南郡之行,不仅是对灾情的应对,更是对新政的一次实战检验,吾辈定当同心协力,共克时艰,让陛下之鸿图大业在南郡这片土地上开结果。”
  诸葛亮出言反对:“然则,太尉之言虽有其理,亮却有所保留。陛下之策固然高明,平衡朝野、亲民示恩,皆为治国良策。然密探之设,虽有其隐秘灵动之利,亦有其隐患。暗子于棋局可扭乾坤,于朝纲则易生猜忌,长此以往,恐君臣离心,百姓不安。再者,新政推行,重在民心所向,法治公平,若过分依赖密探,而忽视民生之本,恐难持久。
  南郡之行,固然是检验新政之良机,但更应以此为契机,深入民间,聆听百姓之声,解决其燃眉之急。吾等臣子,当以诚待民,以法治国,而非依赖暗探窥探民情。唯有如此,方能真正赢得民心,稳固朝纲,使陛下之宏图大业得以真正实现,而非仅仅在南郡一地开结果,而是遍洒天下,泽被苍生。”
  戏志才、荀攸纷纷出声,各有不同意见。
  金茂看向一直不曾说话的鲁肃,问道:“子敬可有异议?”
  鲁肃沉吟后说道:“陛下,臣倾力于西北,对政事一窍不通啊。”
  “但说无妨。”金茂笑着说道:“今日就当是我们几个老朋友之间聊聊天。”
  鲁肃这说道:“我曾听闻二皇子在南疆颇有成就,却只懂治军而不懂治民,若二皇子也能参与立储之争,恐非天下百姓之福。”
  金茂闻言,目光微闪,似乎在权衡鲁肃话中的深意。他缓缓道:“子敬所言不无道理,治国之道,军政并行,缺一不可。然则,人非生而知之者,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方能日益精进。二皇子年轻气盛,或有不足之处,但亦有其可贵之处,假以时日,未必不能兼通军政,成为一代明君。”
  荀攸接过话茬,道:“陛下所言极是,二皇子天资聪颖,且心怀壮志,若得良师指点,加之历练,必成大器。臣以为,立储之事,当全面考量,不仅要看其当前之能为,更需预见其未来之潜力。”
  戏志才也点头附和:“不错,且如今朝野内外,对二皇子多有期待,其在南疆之威望,亦不可小觑。若能正确引导,使其军政兼修,必能安定四方,造福万民。”
  金茂颔首,神色凝重而坚定:“朕心已有计较。立储之事,关乎社稷安危,不容轻率。朕将亲自考察诸皇子,不仅要看他们的才能与德行,更要观其是否心怀苍生,能否担起这江山社稷之重责。至于二皇子,朕自会安排适当之历练,以观其后续发展。”
  言罢,金茂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事就此议定,尔等务必尽心辅佐,共谋国是,勿使朕失望。”
  众人齐声应诺,心中却各怀心思,深知这场立储之争,才刚刚开始,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退出大殿后,夜色已深,月光如水银般倾泻在青石板上,映照着每位大臣或凝重或踌躇的步伐。几位重臣相视一眼,默契地放慢脚步,聚于一偏僻角落,低声密谈。
  “陛下此番态度明确,意在亲力亲为,挑选储君,我等需得更加谨慎行事。”首辅大臣低声说道,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深思熟虑的光芒。
  “不错,二皇子虽有才情,但陛下所言历练,无疑是对他的一次重大考验。其他几位皇子亦非等闲之辈,定会借此机会展现各自所长。”兵部尚书补充道,手指轻轻敲打着腰间的玉带,显露出内心的焦虑与期待。
  “我等既要忠于陛下,亦需为未来储君铺路。或许,我们可以从辅助皇子们处理政务、参与民生项目入手,既考察他们的能力,也暗中引导,使之更符合陛下心中的标准。”户部尚书提出一个折中之策,试图在复杂的局势中寻找平衡点。
  “此言甚合吾意。”众人纷纷点头,达成共识。他们知道,这场无声的较量,不仅是皇子们之间的竞争,更是他们这些臣子智慧与忠诚的试炼。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一步都需谨慎,每一策都需深思,方能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中站稳脚跟,助力真正的明君登基,稳固江山。
  于是,一场围绕着立储展开的暗流涌动,悄然在朝堂内外蔓延开来,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做着准备,而真正的王者,或许正潜藏于这场无声的较量之中,等待着时机,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在这微妙的平衡中,一些老臣开始秘密联络,他们凭借多年的政治智慧,试图从蛛丝马迹中判断每位皇子的能力与德行,力求选出一位既能服众又能引领国家走向繁荣的储君。他们深知,选择不仅关乎个人前程,更系国家命运于一线,因此每一步行动都充满了谨慎与考量。
  与此同时,几位皇子也各自展开了微妙的布局。有的以仁政为名,广施恩泽于民,意图树立贤德之名;有的则暗中积蓄力量,结交能臣勇士,以备不时之需;还有的则深藏不露,表面上不争不抢,实则暗中观察,寻找最佳时机一击即中。朝堂内外,各种势力错综复杂,交织成一张庞大的关系网,每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改变局势的关键。
  而那些看似置身事外的文人墨客,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这场较量。他们以笔为剑,或著书立说,颂扬理想中的君主之道;或撰写政论,针砭时弊,引导舆论走向,间接为心仪的皇子造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文化与智慧同样成为了重要的武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堂的氛围愈发紧张,每个人都在等待那个决定性的瞬间,那个能够让一切尘埃落定,新君登基,国家迎来新气象的时刻。而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调整策略,修正方向,因为他们明白,真正的较量,往往不在台前,而在幕后,在于谁能更准确地把握时机,更深刻地理解人心,更巧妙地运用手中的资源,最终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成为那个引领国家走向辉煌的真正王者。
  在这场智慧与策略的博弈里,文化与艺术的熏陶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源泉。文人墨客们虽未披甲执戈,却以笔为剑,以诗为盾,他们通过文字描绘理想国的蓝图,用诗词歌赋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与对未来的憧憬。这些作品如同暗夜中的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凝聚了人心,使得国家在动荡中仍能保有一份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

甘愿做狗(h 1v2)

乔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