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ltgx.net!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历史的笔触文人的笔,是国家命运的画师。
  苏辙,北宋文学巨匠,以其锋利的笔锋,钩勒出文人误国的沉痛图景。
  在北宋时期,不管是在文学方面,还是在政治方面。
  他都像两座高耸的山峰一样,非常了不起。
  他的政论文章,不仅文学价值斐然,更蕴含对时政的深刻反思。
  “苏辙是眉州眉山人,其父苏洵年轻时屡试不中。”
  “庆历八年,二十七岁的苏洵闭门苦读,又将自身所学教授给两个儿子。”
  “苏辙在父亲苏洵的教育下,与兄长苏轼一同成长。”
  “嘉祐元年,苏辙随父亲苏洵和兄长苏轼出眉山游仕。”
  “路过成都,拜访知州张方平。”
  “见到他们后,张方平以国士礼待苏氏父子三人。”
  “苏辙与苏轼一同参与欧阳休主司的礼部考试,兄弟二人同登进士第。”
  “同年三月,苏辙在崇政殿参与皇帝主持的进士考查,中第五甲。”
  “同年四月,苏辙母亲在家中去世,苏辙跟随父兄一起归蜀守丧。”
  “嘉祐四年,为母亲守丧结束后,苏辙再次跟随父兄游京师。”
  “嘉祐五年,苏辙兄弟二人寓居在怀远驿读书,准备制科考试。”
  “嘉祐六年,皇帝亲自在崇政殿考查制科举人,苏辙献上一篇策文。”
  “论说皇帝年纪大后,不再勤于政事,把朝廷之事的得失详尽说明,非常中肯。”
  “策文交上去以后,司马光奉命赴崇政殿重新审核应制举人试卷。”
  “考官争执不下,宋仁宗认为不能既设置直言极谏科,又将正义直言的考生贬黜。”
  “最终宰相不得已把苏辙的试卷放入下一等录用,最后让苏辙担任商州军事推官。”
  “苏辙被任命为商州军事推官,但当时苏洵被任命在京城编写。”
  “而兄长苏轼又要去凤翔县上任,苏辙就乞求在京城奉养父亲。”
  “宋英宗治平元年,兄长苏轼从凤翔任满回到京城,次年苏辙任大名府留守推官。”
  “治平三年,父亲苏洵在京城去世,苏辙兄弟二人从汴京进入安徽。”
  “从安徽走水路沿长江逆流而上,把苏洵灵柩送回故里安葬。”
  “之后过了一段时间的蛰居生活,直到宋神宗熙宁元年,免丧后苏辙兄弟二人又再次出发东游京师。”
  “苏辙免丧后,于熙宁二年抵达京师。”
  “三月,苏辙上书论事,皇帝批复道,观览苏辙奏疏,就能明白苏辙是一个专注于当世政务的人。”
  “如果让苏辙沉沦下僚,使他的志向无处所伸。”
  “确实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后面就在延和殿召见苏辙。”
  “当时王安石和陈升之共同管理三司条例,苏辙以制置三司条例司做此二人的僚属,承担检祥文字工作。”
  “吕惠卿攀附王安石,苏辙和他讨论事情的时候,双方观点多有矛盾之处。”
  “王安石制定《青苗法》,与苏辙讨论商议,并告诉苏辙,此法如有弊端,直接告知不用怀疑。”
  “苏辙认为,用钱贷给老百姓,收取二分的利息,本来是用来救济老百姓的,并不是谋利。”
  “但是在借钱和收钱之间,就会有官吏借机谋求私利。”
  “即便是有法律也不能禁止,钱到老百姓手中。”
  “即使是良民也不免随意使用,到了还钱的时候。”
  “即使是富人也不免会逾期,这样的话,恐怕必须得用鞭催促百姓,那么州县之事就会不胜其烦了。”
  “苏辙认为可以学习唐代刘晏的办法,米价便宜的时候官府购买大米,等到米家高昂的时候又将储存的大米低价售出。”
  “这样就不会存在米价异常波动的弊病,即用常平法即可。”
  辛弃疾:名气不如大哥的苏辙,或许比苏轼的结局好很多。
  提起苏辙,他的标签仿佛只是苏轼的弟弟。
  话说俩兄弟小时候,他们的老爹正是发奋读书的时候,然后屡次科考屡次不中。
  后来老爹一怒之下决定不再参加科考,而是在家读书,并且亲自教导两个孩子。
  兄弟俩从小就感情特别好,虽然他们都聪颖好学,但是性格却截然相反。
  哥哥苏轼性情张扬,弟弟却沉稳内敛。
  老爹自是最了解两个儿子的,于是给他们的起的名字也特别有讲究。
  老爹为两个儿子操碎了心,那位哥哥日后果然是因太过张扬一连被贬。
  如果不是靠着骨子里里那点乐天派的血液,很可能就撑不过去了。
  反观弟弟,谨遵父亲教诲,一心朴实地为朝廷为民谋福利,踏实沉稳,但是这可并不代表他没有自己的主张。
  相反,苏辙是属于那种地雷式的人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科考第二年,兄弟二人参加的朝廷制科考试中。
  要说这制科考试,它和普通的科举考试可不一样。
  制科考试是朝廷专门为选拔特殊人才举办的考试,并且由皇帝亲任主考官出题。
  那含金量是相当高了,自然难度也是相当大了。
  这么重要的考试,说巧不巧的在考试前夕。
  苏辙偏偏病了,要是因为这个错过考试日期真是肠子都要悔青了。
  幸好有人家宰相韩琦给罩着,居然建议皇帝把考试日期延后。
  不久,考试结果出来了,哥哥苏轼荣获三等,苏辙荣获四等。
  谁能想到,苏辙在考卷中能把皇帝骂个体无完肤!
  他以历史上臭名昭著的6位昏君为喻,指出宋仁宗年纪大了,开始懒惰怠政啦。
  什么后宫太多,贪恋女色,什么滥用民财,总之就是执政能力太差。
  这颗雷一扔出去,可给这帮老臣惊够呛。
  另一名考官范镇认为苏辙文章确实厉害,但这样骂皇帝还是有些过分,应该定为第四等。
  还有的直接说骂皇帝这还了得,应该直接让他卷铺盖走人,不治罪就不错了,还评什么等级。
  最后争执不下,就交给宋仁宗裁决了,这才定了个四等。
  “王安石认为苏辙言之有理,对于新法是否施行会再慢慢考虑,从此以后的几个月都不再谈及青苗法。”
  “河北转运判官上奏请求几千份度僧牒作为本钱,在陕西漕司私自施行青苗法。”
  “春天贷款给老百姓,秋天向老百姓收钱。”
  “这种做法跟王安石的本意相一致,于是青苗法便施行了。”
  “王安石趁机派遣八位使臣到各个地方,去收取尚未收取的利润。”
  “朝廷内外都知道他们会迎合王安石而生事端以滋扰百姓,但都不敢说。”
  “苏辙去向陈升之进言,以前嘉祐末年时期,派遣使臣到各路宽恤百姓。”
  “但都致力于制造事端,回朝所奏大多不可施行。”
  “因此被天下耻笑,如今做法和这个没有什么不同。”
  “苏辙又向王安石上书,极力说明不可以施行青苗法,抵触王安石。”
  “王安石发怒,将要加罪苏辙,陈升之阻止后,把苏辙贬为河南留守推官。”
  “熙宁三年,恰逢观文殿学士新知河南府张方平知陈州,张方平上奏将苏辙改辟为陈州教授。”
  “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苏辙回到京城。”
  “过了一个月后,张方平担任南京留守,上奏辟苏辙签书应天府判官。”
  “元丰二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入狱。”
  “苏辙上书请求用自己的官位代兄长赎罪,没有被允许,受到苏轼牵连,被贬为监筠州盐酒税。”
  “此后五年都没有得到调迁,直到元丰七年,苏辙才调任歙州绩溪县县令。”
  “元丰八年,宋神宗驾崩,哲宗即位。”
  “五月时,苏辙生病直到秋天才病愈,抵达京师。”
  “宣仁太后临朝,起用司马光等旧党人士,打算革除王安石变法弊端。”
  “但是原来的宰相等人尚在,苏辙便上书一一将他们弹劾去职。”
  “吕惠卿刚开始攀附王安石而得到重用,协助王安石推行新法虐害天下。”
  “等到王安石大势已去后,又在后面诽谤诋毁王安石,世人都很厌恶他。”
  “这个时候,吕惠卿自知免不了罪责,乞求在道观出家来躲避被贬谪地方的下场。”
  “苏辙上书分条陈述吕惠卿的奸恶,最终以散官将吕惠卿发配在建州。”
  “司马光因为王安石雇役法的危害,而准备重新施行差役法,却不知道差役法的危害跟雇役法是一样的。”
  “苏辙便进言,自从免除差役法以来才过了二十年,官吏百姓都还没有习惯。”
  “何况役法的施行,关涉众多,盘根错节,应该详细审定再慢慢施行。”
  “如果没有穷尽役法的首尾利弊,就急忙施行,恐怕施行以后,又会生出其它弊端。”
  “现在州县的役钱,多年累积剩有余钱,大概还能支撑几年,继续施行雇役法,直到今年结束。”
  “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审定差役法的利弊,利用今年冬天的时间制定成法令,来年再运用到乡户身上去。”“希望施行差役法后,不会再有其他议论,这样无论进退都才适宜。”
  “司马光又因为王安石私自选拔天下之士,打算改革科举,设立新的规则。”
  “苏辙再次进言,明年秋天就要举行进士考试,没有多少时间了。”
  文天祥:史上最强弟弟苏辙,才华让人惊艳。
  想来苏辙才华绝对不一般,但是就是委屈了皇帝。
  等他一个人考试拖了几个月,交上个考卷还把自己骂够呛,换个皇帝早脑袋搬家了。
  苏辙以老爹在京为官身体不适为由,留在京城照顾老爹了。
  不久苏洵去世,兄弟俩抚父亲灵柩回乡守孝三年,再返回京师,正赶上王安石变法。
  刚回到朝廷,苏辙觉得新法内容还不错。
  可是不久苏辙就发现不对,这青苗法损害了农民利益。
  于是立刻指出弊端,说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
  一时间王安石也闭不作声了,竟一个月再没提起过。
  后来青苗法再次被启用,苏辙还是一根筋,于是被贬贬贬。
  直到宋哲宗登基,高太后掌政,新政被废除才被召回京师。
  开始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四年时间从侍郎升至副宰相,这期间他为朝廷和百姓做了很多实事。
  事实上,苏辙的政治才能绝不输于哥哥苏轼,并且更高一筹。
  只是他从来都是为人低调,从不与哥哥争风头。
  不仅如此,还时常规劝哥哥要留个心眼,不要随便交友。
  更不要总是写些嘲讽时政的诗,免得给自己惹麻烦。
  好像他倒是兄长,苏轼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弟弟一般。
  当著名的乌台诗案爆发,苏轼被捕入狱,差点掉了脑袋。
  幸好有苏辙在,苏轼才化险为夷。
  苏轼在下狱期间,他的长子苏迈给苏轼送饭。
  二人约定如果没大事发生,就送肉和菜。
  如果被判死罪,则改送鱼。
  结果,有一天苏迈有事外出,拜托亲戚代送。
  不知情的亲戚想给苏轼改善伙食,特意做了一尾鱼。
  苏轼见鱼,被吓坏了,以为大限将至,不禁悲从中来。
  他第一时间想到就是弟弟,于是提笔写了两首诗留给弟弟当遗言。
  当狱卒将诗送到苏辙手上后,苏辙看完,忍不住趴在桌子上痛哭流涕。
  于是他灵机一动,把这首诗呈交给朝廷,并求用自己的官职为哥哥顶罪。
  “但是议论一时又无法断决,诗赋虽然是雕虫小技,但是考究声律,所功夫也是不浅的。”
  “至于从事经书研究,诵读讲解,更是不容易。”
  “如此审察下来,来年都还不能施行新的考试规定,请求来年的科举考试。”
  “一切照旧,惟有经书释义以及注疏和诸家议论,让参考者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不一定非用王安石的学说。”
  “仍然罢去声律的释义,让举人知道事有定论,专心学习,来等待考试。”
  “这样之后,再来慢慢讨论元祐五年以后的科举格式,也不算晚。”
  “自从元祐初年,开始施行新的政策,到如今已经五年,人心已定。”
  “唯有元丰旧党分布在朝廷内外,大兴邪说动摇朝廷,吕大防和刘挚等人尤其惧怕。”
  “打算稍微重用一些元丰旧党人士,来平息早已结下的恩怨,还把这种做法称之为调停。”
  “宣仁太后犹豫不决,苏辙面见太后直接说明此种做法的错误之处,又上书反复论述此种做法的弊端。”
  “宣仁太后最终同意苏辙的说法,自此参用邪正的说法就偃旗息鼓了。”
  “元祐八年,宣仁后高氏崩,哲宗亲政,新党重新得势。”
  “绍圣元年,宋哲宗起用李清臣为中书舍人,邓润甫为尚书右丞。”
  “此二人长期在朝堂之外,郁郁不得志,恰逢朝廷考查进士。”
  “李清臣主持考试,出题批驳元祐政事,苏辙上书反对哲宗想要恢复熙宁新法之意。”
  “哲宗看完苏辙的奏疏后,认为苏辙用先朝皇帝比成汉武帝,心中不愉快。”
  “因而苏辙被贬谪知汝州,在元丰诸臣的集体攻击下,苏辙再被贬知袁州。”
  “苏辙在汝州有政绩,等到离去的时候,百姓父老流涕哭泣相送数十里。”
  “元符元年,苏辙到达循州,先是寓居在城东的圣寿寺。”
  “钱购买当地民房,大小共十间,简单修修补补,勉强躲避风雨。”
  “北边有块地可以种植蔬菜,有水井可以用来灌溉,于是就和苏逊带着锄头在其间劳作。”
  “几个月后,各种蔬菜诸如韭菜、葱葱、芥菜和葵等坌出地面。”
  “苏辙自己萧然其中也没有什么其它事情,只是循州人少,没有可以聊天的人。”
  “有位姓黄的老人,他家是官宦读书之家,家中有书。”
  “苏辙偶尔从他家借一两本书来阅读,但自己也年老目眩,不能长时间阅读。”
  “元符三年,宋哲宗驾崩,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辙因此量移为永州。”
  “元符三年,宋徽宗感念苏辙富有艺文也曾经参与机务政事,现在居荒裔已有些时候。”
  “于是将苏辙召还,仍居太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允许任意地方居住。”
  “因为在许州有田地,因此苏辙便前往许州居住。”
  “宋徽宗赵佶任用右仆射蔡京执政,苏辙被降职为朝请大夫。”
  “此后他在许州修建房屋,一直在许州居住,自号颍滨遗老。”
  “苏辙在许州居住了十三年,闭门谢客,以深居著书作为乐事。”
  “谢绝宾客,绝口不谈时事,心中有感也只是寄寓于诗文之中。”
  “自作传记一万多字,整天默默地坐着。”
  “政和二年,苏辙卒,享年七十四岁,谥号文定。”
  “绍兴中,因为长子苏迟地位高贵而再追赠苏辙为太师,封魏国公。”
  陆游:笔下兴亡,苏辙眼中的文人与大宋命运。
  皇帝被这份手足情深感动不已,再加上王安石等大臣的求情,苏轼最终逃过一劫,被贬到黄州。
  但他自己也受到牵连被贬,可他并无半分委屈,只要哥哥无事就好。
  苏轼一生漂泊不定,一处还没落脚又被贬到别处的情况时有发生。
  期间照顾,护送嫂子侄子的责任他都默默扛在肩上。
  身为弟弟,他替苏轼承担了太多世俗生活中的不堪。
  其实苏辙一生并不富裕,大多数时候也都是当些小官俸禄微薄,况且他自己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
  苏辙一生专情,只有一位夫人史氏,没有纳过小妾。
  他的夫人一共给他生了三子七女,其中两个女儿夭折也还有五个。
  苏辙对子女很负责任,据说为了给他的小女儿凑嫁妆,把在河南购置的土地和房屋都给卖了。
  晚年,他选择了颍川定居,把三个侄子也接来一起生活。
  此后的十多年间,不问政事,只带领子孙们种田。
  闲暇之余著书,参禅静坐,死后由子孙和哥哥苏轼葬在了一起。
  至于文学,苏轼本人也承认自己不如苏辙。
  他说苏辙的诗文其实远胜过他,只是世俗之人不知道罢了。
  因为苏辙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并不想靠名声来赚取什么东西。
  苏辙文如其人,看似简单平凡,实则另有乾坤。
  生活态度上与哥哥一脉相承,虽有进阶报效国家之心和才干,但是退隐山林也能怡然自得。
  渔父,渔父,水上微风细雨。
  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
  暮归,暮归,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这首词写江上渔父恬淡闲适的生活,以渔父自比,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纵观历史,苏辙文学成就,政治政绩甚至为人处世上都是极其优秀的。
  只是有了锋芒太露的哥哥,而自己又是甘当配角的性格,使得只落得个苏轼弟弟得标签。
  太阳有太阳的光芒万丈,月亮也有月亮的冷峻孤傲。
  在浩瀚的夜空中,他始终独守着属于自己的那一缕清辉。
  这就是苏辙,一位才学笃实,锋芒内敛的实干家。(本章完)
灵异鬼怪相关阅读More+

逐王

水千丞

猎养

贺铃响

烈山

越鸟巢南

渎相

雪猫

黑鸦片

吃口肉

喵斯拉

天堂放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