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十二帧,每到年节就在后宫张挂,作为后妃们学习的榜样。例如,其中有“徐妃直谏”、“曹后重农”、“樊姬谏猎”、“马后练衣”、“西陵教蚕”等等。在宫中举行宴席时,乾隆帝还让后妃们以“宫训图”中的人物为内容,联句赋诗。后妃母家人虽不时蒙得赏赉,也不乏高官显宦,但都不敢过于弄权。
二、平靖边疆谨守国门
雍正年间曾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将许多世袭的土司改为流官。雍正未年,由于某些善后工作不妥,贵州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苗族又发生叛乱,清廷派刑部尚书张照前往平叛。张照反对鄂尔泰所推行的“改土归流”的政策,密奏“改流非策”,甚至提出要将大片西南土地放弃。他不懂军事,混乱纷更,故虽大兵云集,却旷日无功,苗族西南叛乱的规模越来越大。乾隆帝即位不久,听到这种不好的消息,颇为震怒,决心调整布置平定叛乱。他断然下令将张照逮治下狱,另派张广泗经营苗疆。
张广泗是治苗的老手,经过通盘筹算后,制竟了“暂抚熟苗,力剿生苗”的策略。乾隆帝很赞赏他的计划,命他照计划行事。张广泗号令严明,对苗众先分首恶、次恶、协从三等惩治,因此进军所向克捷。张广泗的捷报传来,乾隆帝笑容满面,立命张广泗为贵州总督,兼管巡抚事。乾隆为照顾苗民的习俗和安抚他们,又规定苗民诉讼,仍按苗俗审理,不拘律例。初次用兵即获大胜,这使得乾隆帝对用兵增强了信心。他在位期间,多次对边疆用兵,虽损失惨重,但总算都取得了胜利。他在晚年自诩“十全武功”,就表现了他对用兵胜利的沾沾自喜的心情。
在乾隆帝在位的60年间,他多次对边疆和属国进行征讨,这成了他政治生涯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大金川藏族首领莎罗奔公开叛乱。乾隆帝命张广泗为四川总督,全力进剿。莎罗奔负险顽抗,清军多次失利。乾隆帝又派大学士讷亲前往督师。讷亲趾高气扬,一到前线,就严令3天攻下叛军核心据点刮耳崖,否则以军法从事。结果是损兵折将,讷亲自感失误,从此不敢自出一令。张广泗受了讷亲的斥责,对讷亲不知兵而事权反居己上感到不满,故负气推诿。过了半年,银饷花费不计其数,而战功却无。乾隆帝大怒,立命将张广泗逮治来京,说他“负恩忘国”,按律斩首。接着传旨,命讷亲回奏。讷亲尽把责任推给张广泗。乾隆帝将讷亲的奏折掷到地下,命侍卫到讷亲家,取出讷亲祖父遏必隆的遗剑,派人送往军前,令讷亲自裁,之后,乾隆帝另派大学士傅恒为经略,增派军队,和岳钟琪分两路进剿。莎罗奔乞降,大小金川遂告平定。乾隆帝十分高兴,对傅恒优诏褒奖,把他比作平蛮的诸葛武侯,封他为一等忠勇公,岳钟琪封为三等威信公。在凯旋时,乾隆帝命皇长子和诸王大臣郊劳,他亲自在紫光阁行饮至礼,并在丰泽园赐宴随征将士。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大金川再次叛乱。乾隆帝命四川总督阿尔泰率军往剿,多年无功。乾隆帝下令杀了阿尔泰,另派大学士温福督师,以尚书桂林为总督再征大小金川。用兵数年,劳师靡饷。清兵接连受挫。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帝因温福已战死,桂林无功,遂以阿桂为定西将军,严令剿灭叛匪。乾隆四十一年,阿桂攻克了大金川的最后据点噶尔崖,叛乱被平息。叛乱头目索诺木和莎罗奔率家族20余人出降。阿桂献俘京师,乾隆帝御午门受俘。索诺木和莎罗奔被凌迟处死,其家族人等有的被杀,有的被监禁,有的被发边为奴。乾隆帝封阿桂为一等诚谋英勇公,并画像入紫光阁。此役后,改大金川为阿尔古厅,小金川为美诺厅。
乾隆二十年,乾隆帝派兵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康熙帝和雍正帝对准部多次用兵,但未根本解决问题。准部时服时叛,成为清廷一块很大的心病。在厄鲁特蒙古内附后,乾隆帝感到形势有利,遂命班第为定北将军,以归附的阿睦尔撒纳为定边左副将军,分两路向准噶尔部进攻。准噶尔军纷纷投降,接应清军。清军兵不血刃进入伊犁。叛乱头目达瓦齐见势不妙,率数十人往南疆逃窜。南疆维吾尔族各部纷纷响应清军,摆脱准噶尔的统治。达瓦齐逃到乌什,被维吾尔人民擒获,押送清营,继而被解送北京。乾隆帝痛斥了达瓦齐叛国的罪行,但为了照顾民族关系,赦免了他的罪过,还封他为亲王,让他住在北京,给予很好的待遇。
乾隆帝在平定了达瓦齐的割据势力后,为了削弱准噶尔部的割据势力,把厄鲁特四部封为四汗,使各管所属。但是,阿睦尔撒纳自恃平叛有功,一心想当四部的总汗。乾隆未答应他的这种要求,但给了他特殊的荣宠,晋封他为双亲王,食双俸。他仍不满足,制造分裂的野心恶性膨胀起来。他不穿清朝官服,不挂清朝官印,行文各部“以总汗自处”,积极准备叛乱。乾隆二十年九月,乾隆帝命他到避暑山庄入觐,想调虎离山,消患于未然。阿睦尔撒纳看出了清廷的用意,在半路上逃回,公开打出了叛乱的旗帜。
叛乱迅速扩大,驻守伊犁的班第兵败被杀。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命衮札布为定边将军,出北路;命兆惠为伊犁将军,出西路。清军长驱直入,锐不可挡。阿睦尔撒纳仓皇逃入俄国。后来,他因患天花病死,俄国把他的尸体送给清廷。
南疆接着又发生了大小和卓木的叛乱。大小和卓木就是霍集占兄弟。他们是南疆的宗教首领,在维吾尔族中有很强的号召力。叛乱爆发后,迅速蔓延,乾隆帝派往南疆的使臣也被杀害。兆惠刚平定了天山北路,乾隆帝又命他立即率军赴南疆平叛。兆惠率领的清军仅3000人,被霍集占率领的1万多叛军围困在黑水。包围历时3个月,叛军始终未能攻破。乾隆帝命驻守乌鲁木齐的将军富德赴南疆增援。霍集占在清军的内外夹攻下迅速土崩瓦解,霍集占兄弟被当地部族所杀,这场叛乱最后被平息。
乾隆帝鉴于准噶尔部屡次发生叛乱,便于乾隆二十七年在惠远城设伊犁将军,总辖新疆南北两路事务,从而加强了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统治。
乾隆年间,清廷与周边国家也时有战事发生。乾隆帝在平定了大小金川的叛乱后,又命阿桂赴云南,与云贵总督李侍尧勘定中缅边界。因叛乱者有不少人逃往缅甸,乾隆帝命他们整修战备,向缅甸索要叛人。缅王孟驳闻讯十分恐慌,马上遣使奉表入贡,表示愿意献还俘虏,只请求开关互市。乾隆帝答应了缅甸的要求,但缅人只将叛人放回了一半。乾隆帝遣使切责,缅甸新王孟云慑于中国的军威,便遣使奉金塔一座,驯象8只和宝石、番毡等物求贡,并将叛人全部送回。乾隆帝十分高兴,乃颁诏封孟云为缅甸国王,并谕暹罗,不可与缅甸继续构兵。从此以后,缅甸和暹罗二国都臣服清朝,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91年)八月,廓尔喀侵略军进犯西藏,深入到日喀则,占领了札什伦布寺,将六世班禅遗留的金银财物、法器珍宝抢劫一空,并到处烧杀抢掠,使西藏僧俗人民遭受了极大的灾难。乾隆帝闻讯后,即派福康安为将军,海兰察为参赞,调兵入藏,迎击入侵的敌军。清军所到之处,受到西藏人民的支持和欢迎,达赖喇嘛还亲自带领僧俗人等协助作战。清军很快将廓尔喀侵略军逐出西藏,并越过喜马拉雅山,到达距加德满都仅20英里的纳瓦科特。廓尔喀统治者遣使求和,表示今后永不侵犯西藏,并归还掠夺的金银宝物。福康安奏请乾隆帝谕示,乾隆帝接受了廓尔喀的停战条件,命福康安撤兵返回西藏。
乾隆帝感到西藏地方政府太腐朽,无力阻止外来侵略,行政体制也存在着不少弊端,遂命福康安与达赖、班禅共定西藏善后章程,这就是著名的《钦定西藏章程》。它成了中央政府为西藏地方政府制定的最高法律。乾隆还提高了驻藏大臣的权力,对防止西藏农奴主贵族搞分裂割据有重要意义。又密切了中原与西藏人民的关系,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乾隆皇帝为迅速击退廓尔喀的侵犯,为西藏问题的妥善解决感到十分高兴,特晋封福康安为武英殿大学士,封为贝子。
乾隆帝对自己的武功很得意,亲自撰写了《十全武功记》。乾隆五十七年十月,他命人建造碑亭,以满、汉、蒙、藏4种文字铭刻碑上,以昭示他的武功。所谓“十全”,是指两平准噶尔、定回部、两定大小金川,靖台湾,服缅甸、安南,两服廓尔喀,合计为十。他自诩为“十全老人”,并镌刻了“十全老人之宝”。他凭藉清初发展起来的国力,东征西讨,使清朝的国势在乾隆年间达到极盛时期。
乾隆在注意巩固边疆与周边国家关系时,对这时已来到东方,进而叩响中国大门的西方殖民主义者也给以了足够警惕。
清朝在康熙帝统一台湾后,开四口与外国通商,中外贸易一时呈现出兴盛状态。乾隆初年,英国商人来华贸易的越来越多,他们与中国的行商相勾结,经常干一些违犯中国法律的事。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十日,因英商洪任辉“屡次抗违禁令”,乾隆帝传谕外国商人,以后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禁止外商再往厦门、泉州、宁波三地贸易。两年后,乾隆帝命臣下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史称“防夷五事”。其大体内容是: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外商必须接受中国行商管束稽查;禁止外商雇用役使中国人;外商不得雇人传递信息;外商不得在广州自由出入等。同时,在广州设立保商制度,保商都由官府派遣,凡外来人员、船只、货物和纳税等事,都由保商担保。还规定,金银、五谷、丝斤等物一律不得出洋。后世人们所常说的清代的“闭关政策”,主要就是指乾隆帝所颁行的这些法令和措施。
当时,英人在对华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贸易额也最大,广州的中国行商欠英商债款的纠纷不断发生,乾隆帝颇为恼火,命广东地方官对外商和中国行商严加控制。外商在中国发展贸易愈加困难。为了发展对中国的贸易,英国决定派高级使臣来华,这就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马戈尔尼来华事件。
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以为乾隆皇帝祝寿为名,英王遣马戈尔尼出使中国。此人富有外交经验,曾出使过俄国,并且在印度任过长官。为了显示英国文明程度高,所带贡品都经过精心选择,主要是天文、地理仪器、钟表、图像、军器、音乐、器皿等物,共19件,价值1。3万英磅。为了显示马戈尔尼地位隆崇,除了东印度公司派有两艘船以外,另派兵船一艘。在启程来华之前,东印度公司先期通知两广总督,由总督奏达乾隆皇帝。乾隆帝听说大英帝国遣使为自己祝寿,满心欢喜,传旨准英使由天津入京朝觐。
马戈尔尼一行由广州经舟山,到达山东登州海面。当地官员上船迎接,并向英使宣读乾隆帝的谕旨。因为这时正值夏季,乾隆帝正在承德避暑山庄,马戈尔尼则表示,他愿意“敬赴山庄叩祝”。
马戈尔尼八月初到热河,但关于觐见礼仪问题却颇费周折。乾隆帝要臣下导英使行“三跪九叩”礼,马戈尔尼认为不合英国礼俗,拒绝接受。为此,乾隆帝大为不快,要臣下传谕英使:既然来中国,就要遵守中国法度和礼仪。乾隆帝认为英使“妄自骄矜”,下令“全减其供给”,实际上是向英使施加压力,预示着这次朝觐有夭折之势。最后达成折衷办法,许英使跪一膝行礼。
农历八月十日正式觐见。马戈尔尼向乾隆帝呈递了表文,奉献了礼品。乾隆帝回赠英王的礼物也很多,对马戈尔尼本人也厚加赏赉,并赐予一道敕书。马戈尔尼虽然在热河一个多月,但关于商务问题却一直未得表达。回北京以后,马戈尔尼书面提出六项要求,其主要内容是要扩大贸易,增加通商港口,允许英人在广州居住,请允许占用一小岛贮存货物,允许传教士在各省传教。乾隆帝回复了英王来书,断然拒绝了英人要求。特别是对英人想占用中国岛屿之事,乾隆帝更是严辞申谕:“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画界封疆,各有专属。”乾隆帝在敕谕中反问道,倘若别的国家纷纷效尤,也要中国赏给岛屿以住买卖之人,怎么都能答应它们的要求呢?
对英国殖民者的领土要求,乾隆帝作出如此严正的回答,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尊严。马戈尔尼感到所求无望,遂于九月三日离京返国,颇有怨望。
乾隆年间,西方国家中除了英国遣使来华外,其他不少国家也都曾遣使来华。早在乾隆十八年,葡萄牙使臣巴哲格即来到中国。乾隆帝对葡使颇为优遇,特令沿途供应“量从丰厚,以示怀远之意”。乾隆帝还特派内务府郎中和德人钦天监监正一起到广州迎接。乾隆帝在回复给葡王的“敕谕”中,除了表达友好的语言以外,有关通商诸事全未涉及。
乾隆60年,荷兰以祝贺乾隆御极六十周年为名,派德胜为正使来华。乾隆帝认为“此系好事”,特令广东地方官派人沿途护送,妥为照料。军机处官员验礼品后,颇嫌菲薄,认为都不是贵重之物。乾隆帝未予计较,仍照常予以赏赐,还赐予使臣一个亲笔写的“福”字。
三、风流天子香妃殉节
乾隆帝边疆用兵,连传捷报,再加上连年风调雨顺,海内升平,他俨然感到自己是个太平天子。因此纵情享乐,干出了不少风流韵事。康熙时曾修建了一处畅春园,赐给了当时还是藩王的雍正帝,后扩建为圆明园。雍正帝即位后,对圆明园大加扩建,添了不少的楼台亭榭。现在轮到了乾隆帝,他拨出库中大量白银,命工部规划大规模扩建。一时集中了大批的能工巧匠,费了无数心血,在什么地方植树,什么地方栽花,某处凿池,某处叠石,俱点缀得优雅别致。乾隆又责成各省督抚,搜集了无数的珍禽异卉,古鼎文彝,一齐陈列园中,供皇家人员玩赏。园林告成后,乾隆帝奉了太后,到园中游玩。他还发了一道圣旨,自后妃以下,凡公主、宗室、命妇以及近属,都准入园游玩。
时值春季,风和日丽,一日乾隆帝护着皇太后在前,后妃公主等在后随行,两旁迎驾的人统已站定,妇女个个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其中一位命妇,鸭蛋脸,弯弯的眉毛,鼻子丰润,粉腮上还有两点酒窝,鬓边插着一朵红花,娇楚动人。乾隆帝看到这个美貌妇人,心神飘荡,正不知怎样是好。因当着众人,不便细问,只呆呆地看着。一会儿,皇后到那丽人跟前,称她为“嫂嫂”,乾隆帝这才忽然想到,那个丽人正是内务府大臣傅恒的妻子。在随意闲游时,傅夫人跟在皇后后面,乾隆帝不时回头。傅夫人也有意无意地瞻仰御容。回宫后,乾隆帝的眼前常常现出傅夫人那妩媚的面容来,因而连朝政也懒得去处理,整天无精打采。
在皇后生辰那天,乾隆帝的精神忽然振奋起来,因为傅夫人这天要进宫为皇后祝寿。这天在坤宁宫开宴,为皇后庆贺千秋节。乾隆帝早早地退了朝,到坤宁宫入席,与傅夫人又是联诗,又是让酒。自此以后,傅夫人常常被召入宫,陪皇后散心。日子一久,傅夫人就常留在宫中歇息。其间,乾隆帝不时与傅夫人偷偷寻欢作乐。一些宫女虽然心里明白,但不敢声张。
乾隆帝为了与傅夫人可以经常偷情,多次派遣傅恒至边疆统兵作战。后来,傅夫人生下一子
二、平靖边疆谨守国门
雍正年间曾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将许多世袭的土司改为流官。雍正未年,由于某些善后工作不妥,贵州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苗族又发生叛乱,清廷派刑部尚书张照前往平叛。张照反对鄂尔泰所推行的“改土归流”的政策,密奏“改流非策”,甚至提出要将大片西南土地放弃。他不懂军事,混乱纷更,故虽大兵云集,却旷日无功,苗族西南叛乱的规模越来越大。乾隆帝即位不久,听到这种不好的消息,颇为震怒,决心调整布置平定叛乱。他断然下令将张照逮治下狱,另派张广泗经营苗疆。
张广泗是治苗的老手,经过通盘筹算后,制竟了“暂抚熟苗,力剿生苗”的策略。乾隆帝很赞赏他的计划,命他照计划行事。张广泗号令严明,对苗众先分首恶、次恶、协从三等惩治,因此进军所向克捷。张广泗的捷报传来,乾隆帝笑容满面,立命张广泗为贵州总督,兼管巡抚事。乾隆为照顾苗民的习俗和安抚他们,又规定苗民诉讼,仍按苗俗审理,不拘律例。初次用兵即获大胜,这使得乾隆帝对用兵增强了信心。他在位期间,多次对边疆用兵,虽损失惨重,但总算都取得了胜利。他在晚年自诩“十全武功”,就表现了他对用兵胜利的沾沾自喜的心情。
在乾隆帝在位的60年间,他多次对边疆和属国进行征讨,这成了他政治生涯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大金川藏族首领莎罗奔公开叛乱。乾隆帝命张广泗为四川总督,全力进剿。莎罗奔负险顽抗,清军多次失利。乾隆帝又派大学士讷亲前往督师。讷亲趾高气扬,一到前线,就严令3天攻下叛军核心据点刮耳崖,否则以军法从事。结果是损兵折将,讷亲自感失误,从此不敢自出一令。张广泗受了讷亲的斥责,对讷亲不知兵而事权反居己上感到不满,故负气推诿。过了半年,银饷花费不计其数,而战功却无。乾隆帝大怒,立命将张广泗逮治来京,说他“负恩忘国”,按律斩首。接着传旨,命讷亲回奏。讷亲尽把责任推给张广泗。乾隆帝将讷亲的奏折掷到地下,命侍卫到讷亲家,取出讷亲祖父遏必隆的遗剑,派人送往军前,令讷亲自裁,之后,乾隆帝另派大学士傅恒为经略,增派军队,和岳钟琪分两路进剿。莎罗奔乞降,大小金川遂告平定。乾隆帝十分高兴,对傅恒优诏褒奖,把他比作平蛮的诸葛武侯,封他为一等忠勇公,岳钟琪封为三等威信公。在凯旋时,乾隆帝命皇长子和诸王大臣郊劳,他亲自在紫光阁行饮至礼,并在丰泽园赐宴随征将士。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大金川再次叛乱。乾隆帝命四川总督阿尔泰率军往剿,多年无功。乾隆帝下令杀了阿尔泰,另派大学士温福督师,以尚书桂林为总督再征大小金川。用兵数年,劳师靡饷。清兵接连受挫。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帝因温福已战死,桂林无功,遂以阿桂为定西将军,严令剿灭叛匪。乾隆四十一年,阿桂攻克了大金川的最后据点噶尔崖,叛乱被平息。叛乱头目索诺木和莎罗奔率家族20余人出降。阿桂献俘京师,乾隆帝御午门受俘。索诺木和莎罗奔被凌迟处死,其家族人等有的被杀,有的被监禁,有的被发边为奴。乾隆帝封阿桂为一等诚谋英勇公,并画像入紫光阁。此役后,改大金川为阿尔古厅,小金川为美诺厅。
乾隆二十年,乾隆帝派兵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康熙帝和雍正帝对准部多次用兵,但未根本解决问题。准部时服时叛,成为清廷一块很大的心病。在厄鲁特蒙古内附后,乾隆帝感到形势有利,遂命班第为定北将军,以归附的阿睦尔撒纳为定边左副将军,分两路向准噶尔部进攻。准噶尔军纷纷投降,接应清军。清军兵不血刃进入伊犁。叛乱头目达瓦齐见势不妙,率数十人往南疆逃窜。南疆维吾尔族各部纷纷响应清军,摆脱准噶尔的统治。达瓦齐逃到乌什,被维吾尔人民擒获,押送清营,继而被解送北京。乾隆帝痛斥了达瓦齐叛国的罪行,但为了照顾民族关系,赦免了他的罪过,还封他为亲王,让他住在北京,给予很好的待遇。
乾隆帝在平定了达瓦齐的割据势力后,为了削弱准噶尔部的割据势力,把厄鲁特四部封为四汗,使各管所属。但是,阿睦尔撒纳自恃平叛有功,一心想当四部的总汗。乾隆未答应他的这种要求,但给了他特殊的荣宠,晋封他为双亲王,食双俸。他仍不满足,制造分裂的野心恶性膨胀起来。他不穿清朝官服,不挂清朝官印,行文各部“以总汗自处”,积极准备叛乱。乾隆二十年九月,乾隆帝命他到避暑山庄入觐,想调虎离山,消患于未然。阿睦尔撒纳看出了清廷的用意,在半路上逃回,公开打出了叛乱的旗帜。
叛乱迅速扩大,驻守伊犁的班第兵败被杀。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命衮札布为定边将军,出北路;命兆惠为伊犁将军,出西路。清军长驱直入,锐不可挡。阿睦尔撒纳仓皇逃入俄国。后来,他因患天花病死,俄国把他的尸体送给清廷。
南疆接着又发生了大小和卓木的叛乱。大小和卓木就是霍集占兄弟。他们是南疆的宗教首领,在维吾尔族中有很强的号召力。叛乱爆发后,迅速蔓延,乾隆帝派往南疆的使臣也被杀害。兆惠刚平定了天山北路,乾隆帝又命他立即率军赴南疆平叛。兆惠率领的清军仅3000人,被霍集占率领的1万多叛军围困在黑水。包围历时3个月,叛军始终未能攻破。乾隆帝命驻守乌鲁木齐的将军富德赴南疆增援。霍集占在清军的内外夹攻下迅速土崩瓦解,霍集占兄弟被当地部族所杀,这场叛乱最后被平息。
乾隆帝鉴于准噶尔部屡次发生叛乱,便于乾隆二十七年在惠远城设伊犁将军,总辖新疆南北两路事务,从而加强了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统治。
乾隆年间,清廷与周边国家也时有战事发生。乾隆帝在平定了大小金川的叛乱后,又命阿桂赴云南,与云贵总督李侍尧勘定中缅边界。因叛乱者有不少人逃往缅甸,乾隆帝命他们整修战备,向缅甸索要叛人。缅王孟驳闻讯十分恐慌,马上遣使奉表入贡,表示愿意献还俘虏,只请求开关互市。乾隆帝答应了缅甸的要求,但缅人只将叛人放回了一半。乾隆帝遣使切责,缅甸新王孟云慑于中国的军威,便遣使奉金塔一座,驯象8只和宝石、番毡等物求贡,并将叛人全部送回。乾隆帝十分高兴,乃颁诏封孟云为缅甸国王,并谕暹罗,不可与缅甸继续构兵。从此以后,缅甸和暹罗二国都臣服清朝,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91年)八月,廓尔喀侵略军进犯西藏,深入到日喀则,占领了札什伦布寺,将六世班禅遗留的金银财物、法器珍宝抢劫一空,并到处烧杀抢掠,使西藏僧俗人民遭受了极大的灾难。乾隆帝闻讯后,即派福康安为将军,海兰察为参赞,调兵入藏,迎击入侵的敌军。清军所到之处,受到西藏人民的支持和欢迎,达赖喇嘛还亲自带领僧俗人等协助作战。清军很快将廓尔喀侵略军逐出西藏,并越过喜马拉雅山,到达距加德满都仅20英里的纳瓦科特。廓尔喀统治者遣使求和,表示今后永不侵犯西藏,并归还掠夺的金银宝物。福康安奏请乾隆帝谕示,乾隆帝接受了廓尔喀的停战条件,命福康安撤兵返回西藏。
乾隆帝感到西藏地方政府太腐朽,无力阻止外来侵略,行政体制也存在着不少弊端,遂命福康安与达赖、班禅共定西藏善后章程,这就是著名的《钦定西藏章程》。它成了中央政府为西藏地方政府制定的最高法律。乾隆还提高了驻藏大臣的权力,对防止西藏农奴主贵族搞分裂割据有重要意义。又密切了中原与西藏人民的关系,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乾隆皇帝为迅速击退廓尔喀的侵犯,为西藏问题的妥善解决感到十分高兴,特晋封福康安为武英殿大学士,封为贝子。
乾隆帝对自己的武功很得意,亲自撰写了《十全武功记》。乾隆五十七年十月,他命人建造碑亭,以满、汉、蒙、藏4种文字铭刻碑上,以昭示他的武功。所谓“十全”,是指两平准噶尔、定回部、两定大小金川,靖台湾,服缅甸、安南,两服廓尔喀,合计为十。他自诩为“十全老人”,并镌刻了“十全老人之宝”。他凭藉清初发展起来的国力,东征西讨,使清朝的国势在乾隆年间达到极盛时期。
乾隆在注意巩固边疆与周边国家关系时,对这时已来到东方,进而叩响中国大门的西方殖民主义者也给以了足够警惕。
清朝在康熙帝统一台湾后,开四口与外国通商,中外贸易一时呈现出兴盛状态。乾隆初年,英国商人来华贸易的越来越多,他们与中国的行商相勾结,经常干一些违犯中国法律的事。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十日,因英商洪任辉“屡次抗违禁令”,乾隆帝传谕外国商人,以后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禁止外商再往厦门、泉州、宁波三地贸易。两年后,乾隆帝命臣下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史称“防夷五事”。其大体内容是: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外商必须接受中国行商管束稽查;禁止外商雇用役使中国人;外商不得雇人传递信息;外商不得在广州自由出入等。同时,在广州设立保商制度,保商都由官府派遣,凡外来人员、船只、货物和纳税等事,都由保商担保。还规定,金银、五谷、丝斤等物一律不得出洋。后世人们所常说的清代的“闭关政策”,主要就是指乾隆帝所颁行的这些法令和措施。
当时,英人在对华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贸易额也最大,广州的中国行商欠英商债款的纠纷不断发生,乾隆帝颇为恼火,命广东地方官对外商和中国行商严加控制。外商在中国发展贸易愈加困难。为了发展对中国的贸易,英国决定派高级使臣来华,这就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马戈尔尼来华事件。
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以为乾隆皇帝祝寿为名,英王遣马戈尔尼出使中国。此人富有外交经验,曾出使过俄国,并且在印度任过长官。为了显示英国文明程度高,所带贡品都经过精心选择,主要是天文、地理仪器、钟表、图像、军器、音乐、器皿等物,共19件,价值1。3万英磅。为了显示马戈尔尼地位隆崇,除了东印度公司派有两艘船以外,另派兵船一艘。在启程来华之前,东印度公司先期通知两广总督,由总督奏达乾隆皇帝。乾隆帝听说大英帝国遣使为自己祝寿,满心欢喜,传旨准英使由天津入京朝觐。
马戈尔尼一行由广州经舟山,到达山东登州海面。当地官员上船迎接,并向英使宣读乾隆帝的谕旨。因为这时正值夏季,乾隆帝正在承德避暑山庄,马戈尔尼则表示,他愿意“敬赴山庄叩祝”。
马戈尔尼八月初到热河,但关于觐见礼仪问题却颇费周折。乾隆帝要臣下导英使行“三跪九叩”礼,马戈尔尼认为不合英国礼俗,拒绝接受。为此,乾隆帝大为不快,要臣下传谕英使:既然来中国,就要遵守中国法度和礼仪。乾隆帝认为英使“妄自骄矜”,下令“全减其供给”,实际上是向英使施加压力,预示着这次朝觐有夭折之势。最后达成折衷办法,许英使跪一膝行礼。
农历八月十日正式觐见。马戈尔尼向乾隆帝呈递了表文,奉献了礼品。乾隆帝回赠英王的礼物也很多,对马戈尔尼本人也厚加赏赉,并赐予一道敕书。马戈尔尼虽然在热河一个多月,但关于商务问题却一直未得表达。回北京以后,马戈尔尼书面提出六项要求,其主要内容是要扩大贸易,增加通商港口,允许英人在广州居住,请允许占用一小岛贮存货物,允许传教士在各省传教。乾隆帝回复了英王来书,断然拒绝了英人要求。特别是对英人想占用中国岛屿之事,乾隆帝更是严辞申谕:“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画界封疆,各有专属。”乾隆帝在敕谕中反问道,倘若别的国家纷纷效尤,也要中国赏给岛屿以住买卖之人,怎么都能答应它们的要求呢?
对英国殖民者的领土要求,乾隆帝作出如此严正的回答,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尊严。马戈尔尼感到所求无望,遂于九月三日离京返国,颇有怨望。
乾隆年间,西方国家中除了英国遣使来华外,其他不少国家也都曾遣使来华。早在乾隆十八年,葡萄牙使臣巴哲格即来到中国。乾隆帝对葡使颇为优遇,特令沿途供应“量从丰厚,以示怀远之意”。乾隆帝还特派内务府郎中和德人钦天监监正一起到广州迎接。乾隆帝在回复给葡王的“敕谕”中,除了表达友好的语言以外,有关通商诸事全未涉及。
乾隆60年,荷兰以祝贺乾隆御极六十周年为名,派德胜为正使来华。乾隆帝认为“此系好事”,特令广东地方官派人沿途护送,妥为照料。军机处官员验礼品后,颇嫌菲薄,认为都不是贵重之物。乾隆帝未予计较,仍照常予以赏赐,还赐予使臣一个亲笔写的“福”字。
三、风流天子香妃殉节
乾隆帝边疆用兵,连传捷报,再加上连年风调雨顺,海内升平,他俨然感到自己是个太平天子。因此纵情享乐,干出了不少风流韵事。康熙时曾修建了一处畅春园,赐给了当时还是藩王的雍正帝,后扩建为圆明园。雍正帝即位后,对圆明园大加扩建,添了不少的楼台亭榭。现在轮到了乾隆帝,他拨出库中大量白银,命工部规划大规模扩建。一时集中了大批的能工巧匠,费了无数心血,在什么地方植树,什么地方栽花,某处凿池,某处叠石,俱点缀得优雅别致。乾隆又责成各省督抚,搜集了无数的珍禽异卉,古鼎文彝,一齐陈列园中,供皇家人员玩赏。园林告成后,乾隆帝奉了太后,到园中游玩。他还发了一道圣旨,自后妃以下,凡公主、宗室、命妇以及近属,都准入园游玩。
时值春季,风和日丽,一日乾隆帝护着皇太后在前,后妃公主等在后随行,两旁迎驾的人统已站定,妇女个个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其中一位命妇,鸭蛋脸,弯弯的眉毛,鼻子丰润,粉腮上还有两点酒窝,鬓边插着一朵红花,娇楚动人。乾隆帝看到这个美貌妇人,心神飘荡,正不知怎样是好。因当着众人,不便细问,只呆呆地看着。一会儿,皇后到那丽人跟前,称她为“嫂嫂”,乾隆帝这才忽然想到,那个丽人正是内务府大臣傅恒的妻子。在随意闲游时,傅夫人跟在皇后后面,乾隆帝不时回头。傅夫人也有意无意地瞻仰御容。回宫后,乾隆帝的眼前常常现出傅夫人那妩媚的面容来,因而连朝政也懒得去处理,整天无精打采。
在皇后生辰那天,乾隆帝的精神忽然振奋起来,因为傅夫人这天要进宫为皇后祝寿。这天在坤宁宫开宴,为皇后庆贺千秋节。乾隆帝早早地退了朝,到坤宁宫入席,与傅夫人又是联诗,又是让酒。自此以后,傅夫人常常被召入宫,陪皇后散心。日子一久,傅夫人就常留在宫中歇息。其间,乾隆帝不时与傅夫人偷偷寻欢作乐。一些宫女虽然心里明白,但不敢声张。
乾隆帝为了与傅夫人可以经常偷情,多次派遣傅恒至边疆统兵作战。后来,傅夫人生下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