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不瞠目咂舌,才始信其真。一次是皇后千秋节(生日),道光设宴赏赐内廷诸臣,有缘赴宴文武都以为皇后生日,皇帝不会马虎潦草,定可一饱口福。谁知道光早经谕令备宴官员,皇后千秋庆宴,只准宰猪两只,用打卤面招待群臣,其余概行裁减,搞得赴宴文武哭笑不得。另一次是大学士长龄平定回疆叛乱,监押叛乱首领张格尔班师回朝,道光亲御午门受俘,随后在万寿山玉澜堂摆宴庆功。此次文武百官以为平定回疆,皇上心里高兴,该会好好庆祝一番。结果开宴后,群臣谁也不敢动筷,原来每张桌上只摆了几样小菜,质低量少,若一齐动手,立时就会菜光盘净,无奈只好陪着皇帝喝两盅酒了事。此后文武百官始信皇帝节俭不虚,上朝时个个都装出节俭的样子,以致颇受宠信的大学士曹振镛,当道光问其在家吃鸡蛋要花多少银子时,他竟谎称自幼患有腹胀气满的毛病,生平从未吃过鸡蛋!
道光服饰上的节俭,在历代君王中也属罕见。其改制罩衣和补缀套裤两事,为晚清士大夫广为传诵,影响颇大。清代皇帝冬季常穿珍贵毛皮罩衣,道光登极后,内务府上衣监为他准备了一件黑色狐皮罩衣。这种罩衣外皮内缎,用料内阔外狭,四周缎子衬里显露其外,称为“出风”。黑色的毛皮缀在上好的缎子面料上,显得雍容华贵,典雅庄重。道光以为狐皮是猎获野物所得,缎子为百姓辛勤制作而成,是缎子当比狐皮贵重,况且“出风”部分纯系装点好看,毫无实用。于是,他在见到那件狐皮罩衣后,即传令内务府改制,谕以四周不许显露多余缎面。清代内务府贪污中饱是尽人皆知的,道光的节俭使内务府的官员们无处下手,此次奉旨改制罩衣,以为可趁机捞点油水,遂上奏说“改制罩衣,需银千两”。不料弄巧成拙,道光听说改制件罩衣竟要如许银子,当即改变主意,传谕谓:“改制花费既多,着暂免,此后新制,概勿出风。”随后又将此事谕知入值的军机大臣,致使京城大小官员,从此冬季穿着毛皮罩衣,十几年间不敢有“出风”者。
道光服饰不但不求华美,而且少穿新衣,特别是不显眼的衣物,更是多穿一日是一日。清人服饰以袍褂罩身,裤子极少外露。为了节省,道光长年多穿旧裤,日久膝盖处先行磨破,就令内务府差人补上一块圆形补丁。朝廷官员历经多次亲身所验,已深知皇帝节俭是实。于是,内廷大小臣工为了显示自己不负圣望,也在尽力“节俭”,不管裤子真破了还是假破了,纷纷在膝盖处打起补丁来,一时套裤打掌之风大盛。
除饮食服饰外,道光在内廷后宫及外出一应所需用品方面,亦概行节省俭朴,力戒奢靡浮华。道光登极后,内务府按向来惯例为他准备了御用砚台40方,每方背面都镌刻“道光御用”四字。道光在见到内务府奏报所备御用品清单时,觉得一人如何能用40方砚台,放置不用,未免可惜,当即传谕留下两方,其余分赐内廷诸臣,并诏令此后有关地方勿须再常年备制贡品砚台。笔砚为中国古代公务不可或缺之物,御用砚台有专门地方常年备制,御用毛笔也历来都是特制紫毫笔,笔管上均加镌“天章”、“云汉”等字样。所谓紫毫,即刚锐的紫色兔毛,为世所罕见。白居易有《紫毫笔》诗,曰:“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选一毫。”极言紫毫之珍奇贵重。道光认为紫毫笔珍贵难得,即命此后不再征用,御用笔改换为普通臣民常用的纯羊毛或羊毛与一般兔毛相间合制而成的毛笔,同时以御用毛笔“笔杆镌字,每多虚饰”,谕令以后也一律同民间毛笔一样,只据情标明其系“纯羊毫”或“羊毫兼毫”即可。如此俭朴,在历代封建帝王中,可谓如同笔中紫毫,“千万毛中选一毫”了。
道光躬行节俭,力戒奢靡,表面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统治阶级上层的一部分人,多少遏制了一下奢侈腐化之风的恶性发展,但终究难以实现其令满洲臣民“返本还淳”、归复祖宗盛世旧观的原望。况且时势业已大变,传统的节俭观丝毫无助于起弊振衰,大清王朝不可避免地在衰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整顿吏治努力禁烟
道光登极承继大统后,面对“四海秋色”的清王朝,在躬行节俭、力戒奢靡的同时,多方设法,孜孜求治,试图起弊振衰。为此,他朝思暮想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整顿吏治,力图做个明君;有时也能顺应时势,支持进行些小改革;终生不忘严禁鸦片,以杜白银外流之源。但可惜的是,道光之世的大清王朝,整个官僚阶层腐朽堕落,寡廉鲜耻,大多苟安其位,以保身家利禄,极少有人顾及国家安危和百姓死活。神州大地,内里是“大乱将起,悲风骤至”,外部则西方列强乘坚船携利炮,频频叩关。终于破门而入。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自古就有所谓捐纳制度,即有钱便可买得官做,小官则可花钱买大官。清袭古制,不过最初规定花钱买官者只给虚街,不予实授,捐官者单有官之名号,并无官之职责,当然也无俸禄,其实是花钱买个荣誉虚衔。自嘉庆朝起,国库空虚日甚一日,而庞大的官僚机构、军需费用及治河、赈灾等处处需要开销,于是捐例大开,朝廷把卖官鬻爵看作是一大可靠财源,虚衔实缺兼卖,以广招徕。捐纳实缺和科甲出身为官者在职权、俸禄方面一般无二,只是出身不同而已。渐渐实缺不够,则又创出“候补”名号,每月在吏部抽签一次,分发到中央各部或各省听候委用。由是,凡有足够的钱,无论其人德行才智如何,均可买得官做。官既是花钱买来的,一旦走马上任,便如狼似虎,捞本赚利,极大地加剧了清王朝吏治的败坏。道光身为皇子之时,对此就有所了解,认为官场贪污中饱,贿赂公行,皆与捐纳制度有关,称帝后即决心除此祸患。但是,在与朝廷重臣筹商废除捐纳制度时,朝臣皆以为“军需、河工、赈灾,处处需费浩繁,时下国库收支赤字甚多,其捐纳一项,未便全废”。
面对朝廷诸臣的一致反对,道光只好作出让步,但废除捐纳的初衷未改,于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颁诏谕令天下,要各地嗣后严格捐纳制度,毋得滥开捐例,“其现任官员,一概不准加捐职衔,永为定例”。道光对花钱买得官做的人,始终感到厌恶,总是放心不下。每当京官外放或地方官因故觐见,临行前他都不厌其烦地嘱令其要对捐纳出身的官员多加注意,谓“捐班之员,素不读书,将本求利,廉之一字,诚有难言。有钱不作他图,倾其所有以求为官者,居心可知。此等人物,朕实是放心不下,到任后务须从严究查,多加防范”。
在设法整顿吏治,企望起弊振衰的过程中,道光逐步认识到,“官官相护”、“贿赂公行”等官场之恶,在很大程度上与上头有关,因而警告官职显赫的重臣和宗室贵族,要他们时时记着乾隆朝的贪相和凸睦煜鲁济翊蟮ǜ娣⑶止琶裰伲又爻椭紊喜悴环ü僭薄5拦馄吣辏腥丝馗嫘齑笱俊⒗矸荷惺橛⒑偷募胰苏盘斐桑勒讨魅巳ㄊ疲唇岬胤焦伲阶蕴Ц咦庀ⅲ垩刮薰及傩眨烈饫账髅癫啤5拦舛源耸种厥樱衔盘斐芍愿液嵝胁环ǎ涓谟⒑停虼顺哉盘斐杉坝泄氐胤焦僖婪ǔ痛ν猓土罱⒑汀案锶バ齑笱亢屠矸荷惺橹埃峄刈乡帧保ㄗ仙穆礴郑登宕实凵痛妥谑液脱嫉囊恢痔厥馊儆曛荆K婧笥至睢敖徊垦霞右榇Α薄6缘胤缴弦恍┕倮舻奈シㄐ形拦庖餐肪科渖纤镜脑鹑巍5拦馐迥辏舷嫣断刂亓樾悖凳窒虏兑塾懈雠没ㄈ菰旅玻觳辉袷侄斡杖⒋伺闶抻螅指凑纷勐簦袒裰乩:缶烁娣ⅲ拦獯笪鹋土罱樾愀镏埃⑼晾绯涞笨嘁郏丈恍矸呕埂4耸卤居胧±锎笤蔽薰兀拦饣骋墒粝虏环ǎ词巧纤静樯蟛涣ι趸蛴幸獍拥慕峁纤舅匀缡牵俨涣耸瞧绞笔帐芑呗浮S谑牵徒阕芏健⒑涎哺Ъ安颊埂床焓梗徊⒔徊恳榇Α?br />
澄清吏治,侧重于上层,道光一直坚守不渝,即使宗室贵族、皇亲国戚亦不例外。
道光三弟惇亲王绵恺,年过而立之年,膝下无子,不知何故(或许求子心切,欲探求子之方),竟与宫内太监张明德私相往来,违犯皇室家法,因此道光七年被降为郡王衔,革除一切职务,并受到严厉训斥。后来谨慎从事,循规蹈矩,一度又复亲王衔,得授“内廷行走”及宗人府宗令等头衔。谁知时过境迁,绵恺又旧念复萌,将宫内太监私藏于王府。消息走漏,道光闻讯查实后,当即谕令再行将绵恺降为郡王,革除一切职务,并罚俸三年。绵恺壮年无子,过继儿奕缵业已去世,家庭生活颇不愉快,加之此次打击,不久即郁闷而逝。
皇侄奕纪,道光中期曾一度备受恩荣,先后晋二等镇国将军,赏给紫缰,擢户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御前大臣兼管理藩院事务,显赫一时,渐渐志满意得,遇事不知自忌,一些趋时附势的内外官员也纷纷巴结逢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道光以理藩院行使职权不当,决计借机惩戒奕纪,以使其有所顾忌,恪尽职守,谕令将理藩院尚书赛尚阿降为二品顶戴,与管院大臣奕纪一并交部严议。随后,他又通过多方查讯,得知弈纪有收受属下司员馈送银两情事,遂谕令夺回弈纪紫缰,革去其御前大臣、户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职务。不久,道光觉得弈纪在天子脚下竟敢私自收取下级司员礼品,如此处分恐还不足以警来者,于是再颁谕旨,令将奕纪捉拿问罪,遣戍黑龙江。奕纪以所管理藩院行使职权稍有不当和收受一位下级官员馈送银两而遭此重处,廷臣无不悚然。
另外道光继位后,一直大力禁绝鸦片。鸦片最初由葡萄牙人当作药材输入时,虽有人食用,但数量极少,未对整个社会造成多大危害。后来,英国人东来,在印度半岛建立了庞大的殖民贸易垄断公司——东印度公司,实行对印度乃至对整个亚洲的殖民掠夺贸易和侵略扩张活动。在早期同中国的贸易中,中国的丝、茶、陶瓷、大黄以及糖等土特产品受到当时西方人欢迎,出口量逐年递增,而作为英国主要输华商品的各种贵重毛纺织品,由于中国仅官僚士绅穿绫罗绸缎,老百姓则穿自制的土布,因而长期滞销,致使英国在正常中英贸易中连年亏本,每年不得不运来大批白银,以补亏空。
为了既得到中国的丝、茶等土特产品,又不用往中国输送白银,英国资产阶级费尽心机,寻求良策。在用炮舰暂时还打不开中国大门,其他商品也难以打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他们找到了鸦片这种特殊商品。鸦片既可弥补英国对华贸易逆差,又可以在精神和肉体上摧残中国人民,为最终打开中国大门奠定了基础。于是,英国自公元1773年起,排挤了葡萄牙、荷兰等国,逐步确立了对中国鸦片贸易的垄断权,开始有组织地向中国输入毒品鸦片。
自鸦片吸食之法传入中国后,烟毒就日益泛滥起来,逐渐引起中国统治者的重视。早在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清廷即颁发禁烟令,严禁贩卖、吸食鸦片。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清廷首次禁止从外洋进口鸦片(以前做药材进口合法),以后又多次颁发禁令,制订禁烟章程,发布贩卖吸食鸦片治罪条例,意在清除烟毒祸害。结果是鸦片由合法纳税进口变为违法偷运走私,烟价大涨。广东海关及其他文武官员,甚至于朝廷重臣,都直接间接地从鸦片走私中捞到好处,以至无视朝廷禁令,帮同或袒护中外鸦片贩子进行走私活动,致使烟毒迅速弥漫全国,白银源源流向国外。
道光对鸦片烟毒的危害有着深刻的了解,御极后决心根除此患。道光元年,他即匆匆发布谕旨,严申鸦片禁令。两广总督阮元,借助新帝即位之威,查出十三行总商伍敦元默许外国进口商船夹带鸦片,随即请旨严加惩办,并制定了严格的外船进口检验程序和对贩卖、吸食鸦片及开办烟馆者的惩处条例。一时间,夹带鸦片的外国进口船只被纷纷查获,驱逐出口岸,澳门的一些囤积贩卖鸦片大户也先后落入法网。查禁鸦片,初见成效,道光喜出望外,决心再接再厉,于道光二年谕令沿海各省督抚严拿烟贩,翌年又饬廷臣议定地方官查禁鸦片烟不力及失察处分条例,同时诏令严禁民间私自种植制造鸦片。
道光根除鸦片祸患的决心不可谓不大,查禁鸦片烟毒的诏令不可谓不严。然而,英国政府既已确定了鸦片侵华政策,鸦片贸易业已给英国及英印政府和东印度公司带来了巨大利润,那他们就决不会善罢甘休。在广东方面查缉日严,广州、澳门既不能进口也不便囤积鸦片之后,外国鸦片贩子们便在珠江口大鱼山洋面一带的伶仃岛周围停置大船,存放鸦片。这些停置的大船,每只约可装载鸦片50余万斤,称为“趸船”。凡装载鸦片的船只均先驶往趸船卸下鸦片,然后载着合法货物并夹带极不易发现的少量鸦片样品进口,与内地鸦片贩子看样订货,在广州借交易货物之名把一切手续办理完毕,然后雇佣组织亡命之徒,乘坐特制的武装快船到趸船取货,黑夜偷运走私,分发各地。因此,尽管道光再三颁发“杜绝鸦片来源,以求净尽根株”的谕令,但随着他整饬吏治的失败和全国军备的愈益废驰,国内则走私网遍布天下,国外则先是英国,继而是美国,公然以武力保护走私,或建立庞大的舰队直接组织走私,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道光元年,输入中国鸦片不足6000箱,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时增至2万余箱,至道光十八年则翻番为4万余箱。
鸦片的不断输入和烟毒的日益泛滥,不但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而且造成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国库空虚,银价飞速上涨,国计民生穷蹙日甚一日,从而引起中国朝野的极大关注,道光作为一国之主,更是忧心忡忡,无奈禁令屡颁,鸦片烟毒焰日张,苦寻良策而不可得。
遭光十八年闰四月,鸿胪寺卿黄爵滋上疏道光,指出断绝鸦片的根本之计在于根绝吸食,“无吸食,自无兴贩;无兴贩,则外夷之烟不禁亦自不来”。认为以往禁烟之所以未著成效,是由于刑法过轻,提出吸烟论死之说,请求道光颁诏晓喻天下,所有吸食鸦片烟者,限令1年为期戒绝,到期未戒或未全戒者,则一律处以死刑;如有为官之人知法犯法,一经发现,本人处死之外,其子孙永远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黄爵滋吸烟论死的奏疏,对道光是个严峻的考验。平民吸烟论死,倒还好说,官员论死,已觉难办,而皇亲国戚、宗室贵族中若有人被告发出来,将如何处治?经反复权衡,他觉得保国保民保住皇帝尊位才是头等大事,鸦片烟毒继续泛滥,迟早要毁大清江山。于是,他一面谕令各将军、督抚就黄爵滋吸烟论死之说各抒己见,详细议复,一面采取严厉措施,从上头做起,以向天下诏示自己的禁烟决心。在接到黄爵滋奏疏不到两月时间里,道光先行将一批查有确据的吸烟官吏革职,其中庄亲王、辅国公因常到僧尼庙内偷食鸦片,分别被革去王爵和公爵;同时将两年前上奏请放宽烟禁的许乃济,降为六品顶戴,勒令退休返乡,诏令在两湖地区禁烟卓有成效的林则徐进京觐见,商讨禁烟大计。
林则?
道光服饰上的节俭,在历代君王中也属罕见。其改制罩衣和补缀套裤两事,为晚清士大夫广为传诵,影响颇大。清代皇帝冬季常穿珍贵毛皮罩衣,道光登极后,内务府上衣监为他准备了一件黑色狐皮罩衣。这种罩衣外皮内缎,用料内阔外狭,四周缎子衬里显露其外,称为“出风”。黑色的毛皮缀在上好的缎子面料上,显得雍容华贵,典雅庄重。道光以为狐皮是猎获野物所得,缎子为百姓辛勤制作而成,是缎子当比狐皮贵重,况且“出风”部分纯系装点好看,毫无实用。于是,他在见到那件狐皮罩衣后,即传令内务府改制,谕以四周不许显露多余缎面。清代内务府贪污中饱是尽人皆知的,道光的节俭使内务府的官员们无处下手,此次奉旨改制罩衣,以为可趁机捞点油水,遂上奏说“改制罩衣,需银千两”。不料弄巧成拙,道光听说改制件罩衣竟要如许银子,当即改变主意,传谕谓:“改制花费既多,着暂免,此后新制,概勿出风。”随后又将此事谕知入值的军机大臣,致使京城大小官员,从此冬季穿着毛皮罩衣,十几年间不敢有“出风”者。
道光服饰不但不求华美,而且少穿新衣,特别是不显眼的衣物,更是多穿一日是一日。清人服饰以袍褂罩身,裤子极少外露。为了节省,道光长年多穿旧裤,日久膝盖处先行磨破,就令内务府差人补上一块圆形补丁。朝廷官员历经多次亲身所验,已深知皇帝节俭是实。于是,内廷大小臣工为了显示自己不负圣望,也在尽力“节俭”,不管裤子真破了还是假破了,纷纷在膝盖处打起补丁来,一时套裤打掌之风大盛。
除饮食服饰外,道光在内廷后宫及外出一应所需用品方面,亦概行节省俭朴,力戒奢靡浮华。道光登极后,内务府按向来惯例为他准备了御用砚台40方,每方背面都镌刻“道光御用”四字。道光在见到内务府奏报所备御用品清单时,觉得一人如何能用40方砚台,放置不用,未免可惜,当即传谕留下两方,其余分赐内廷诸臣,并诏令此后有关地方勿须再常年备制贡品砚台。笔砚为中国古代公务不可或缺之物,御用砚台有专门地方常年备制,御用毛笔也历来都是特制紫毫笔,笔管上均加镌“天章”、“云汉”等字样。所谓紫毫,即刚锐的紫色兔毛,为世所罕见。白居易有《紫毫笔》诗,曰:“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为笔,千万毛中选一毫。”极言紫毫之珍奇贵重。道光认为紫毫笔珍贵难得,即命此后不再征用,御用笔改换为普通臣民常用的纯羊毛或羊毛与一般兔毛相间合制而成的毛笔,同时以御用毛笔“笔杆镌字,每多虚饰”,谕令以后也一律同民间毛笔一样,只据情标明其系“纯羊毫”或“羊毫兼毫”即可。如此俭朴,在历代封建帝王中,可谓如同笔中紫毫,“千万毛中选一毫”了。
道光躬行节俭,力戒奢靡,表面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统治阶级上层的一部分人,多少遏制了一下奢侈腐化之风的恶性发展,但终究难以实现其令满洲臣民“返本还淳”、归复祖宗盛世旧观的原望。况且时势业已大变,传统的节俭观丝毫无助于起弊振衰,大清王朝不可避免地在衰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整顿吏治努力禁烟
道光登极承继大统后,面对“四海秋色”的清王朝,在躬行节俭、力戒奢靡的同时,多方设法,孜孜求治,试图起弊振衰。为此,他朝思暮想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整顿吏治,力图做个明君;有时也能顺应时势,支持进行些小改革;终生不忘严禁鸦片,以杜白银外流之源。但可惜的是,道光之世的大清王朝,整个官僚阶层腐朽堕落,寡廉鲜耻,大多苟安其位,以保身家利禄,极少有人顾及国家安危和百姓死活。神州大地,内里是“大乱将起,悲风骤至”,外部则西方列强乘坚船携利炮,频频叩关。终于破门而入。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自古就有所谓捐纳制度,即有钱便可买得官做,小官则可花钱买大官。清袭古制,不过最初规定花钱买官者只给虚街,不予实授,捐官者单有官之名号,并无官之职责,当然也无俸禄,其实是花钱买个荣誉虚衔。自嘉庆朝起,国库空虚日甚一日,而庞大的官僚机构、军需费用及治河、赈灾等处处需要开销,于是捐例大开,朝廷把卖官鬻爵看作是一大可靠财源,虚衔实缺兼卖,以广招徕。捐纳实缺和科甲出身为官者在职权、俸禄方面一般无二,只是出身不同而已。渐渐实缺不够,则又创出“候补”名号,每月在吏部抽签一次,分发到中央各部或各省听候委用。由是,凡有足够的钱,无论其人德行才智如何,均可买得官做。官既是花钱买来的,一旦走马上任,便如狼似虎,捞本赚利,极大地加剧了清王朝吏治的败坏。道光身为皇子之时,对此就有所了解,认为官场贪污中饱,贿赂公行,皆与捐纳制度有关,称帝后即决心除此祸患。但是,在与朝廷重臣筹商废除捐纳制度时,朝臣皆以为“军需、河工、赈灾,处处需费浩繁,时下国库收支赤字甚多,其捐纳一项,未便全废”。
面对朝廷诸臣的一致反对,道光只好作出让步,但废除捐纳的初衷未改,于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颁诏谕令天下,要各地嗣后严格捐纳制度,毋得滥开捐例,“其现任官员,一概不准加捐职衔,永为定例”。道光对花钱买得官做的人,始终感到厌恶,总是放心不下。每当京官外放或地方官因故觐见,临行前他都不厌其烦地嘱令其要对捐纳出身的官员多加注意,谓“捐班之员,素不读书,将本求利,廉之一字,诚有难言。有钱不作他图,倾其所有以求为官者,居心可知。此等人物,朕实是放心不下,到任后务须从严究查,多加防范”。
在设法整顿吏治,企望起弊振衰的过程中,道光逐步认识到,“官官相护”、“贿赂公行”等官场之恶,在很大程度上与上头有关,因而警告官职显赫的重臣和宗室贵族,要他们时时记着乾隆朝的贪相和凸睦煜鲁济翊蟮ǜ娣⑶止琶裰伲又爻椭紊喜悴环ü僭薄5拦馄吣辏腥丝馗嫘齑笱俊⒗矸荷惺橛⒑偷募胰苏盘斐桑勒讨魅巳ㄊ疲唇岬胤焦伲阶蕴Ц咦庀ⅲ垩刮薰及傩眨烈饫账髅癫啤5拦舛源耸种厥樱衔盘斐芍愿液嵝胁环ǎ涓谟⒑停虼顺哉盘斐杉坝泄氐胤焦僖婪ǔ痛ν猓土罱⒑汀案锶バ齑笱亢屠矸荷惺橹埃峄刈乡帧保ㄗ仙穆礴郑登宕实凵痛妥谑液脱嫉囊恢痔厥馊儆曛荆K婧笥至睢敖徊垦霞右榇Α薄6缘胤缴弦恍┕倮舻奈シㄐ形拦庖餐肪科渖纤镜脑鹑巍5拦馐迥辏舷嫣断刂亓樾悖凳窒虏兑塾懈雠没ㄈ菰旅玻觳辉袷侄斡杖⒋伺闶抻螅指凑纷勐簦袒裰乩:缶烁娣ⅲ拦獯笪鹋土罱樾愀镏埃⑼晾绯涞笨嘁郏丈恍矸呕埂4耸卤居胧±锎笤蔽薰兀拦饣骋墒粝虏环ǎ词巧纤静樯蟛涣ι趸蛴幸獍拥慕峁纤舅匀缡牵俨涣耸瞧绞笔帐芑呗浮S谑牵徒阕芏健⒑涎哺Ъ安颊埂床焓梗徊⒔徊恳榇Α?br />
澄清吏治,侧重于上层,道光一直坚守不渝,即使宗室贵族、皇亲国戚亦不例外。
道光三弟惇亲王绵恺,年过而立之年,膝下无子,不知何故(或许求子心切,欲探求子之方),竟与宫内太监张明德私相往来,违犯皇室家法,因此道光七年被降为郡王衔,革除一切职务,并受到严厉训斥。后来谨慎从事,循规蹈矩,一度又复亲王衔,得授“内廷行走”及宗人府宗令等头衔。谁知时过境迁,绵恺又旧念复萌,将宫内太监私藏于王府。消息走漏,道光闻讯查实后,当即谕令再行将绵恺降为郡王,革除一切职务,并罚俸三年。绵恺壮年无子,过继儿奕缵业已去世,家庭生活颇不愉快,加之此次打击,不久即郁闷而逝。
皇侄奕纪,道光中期曾一度备受恩荣,先后晋二等镇国将军,赏给紫缰,擢户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御前大臣兼管理藩院事务,显赫一时,渐渐志满意得,遇事不知自忌,一些趋时附势的内外官员也纷纷巴结逢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道光以理藩院行使职权不当,决计借机惩戒奕纪,以使其有所顾忌,恪尽职守,谕令将理藩院尚书赛尚阿降为二品顶戴,与管院大臣奕纪一并交部严议。随后,他又通过多方查讯,得知弈纪有收受属下司员馈送银两情事,遂谕令夺回弈纪紫缰,革去其御前大臣、户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职务。不久,道光觉得弈纪在天子脚下竟敢私自收取下级司员礼品,如此处分恐还不足以警来者,于是再颁谕旨,令将奕纪捉拿问罪,遣戍黑龙江。奕纪以所管理藩院行使职权稍有不当和收受一位下级官员馈送银两而遭此重处,廷臣无不悚然。
另外道光继位后,一直大力禁绝鸦片。鸦片最初由葡萄牙人当作药材输入时,虽有人食用,但数量极少,未对整个社会造成多大危害。后来,英国人东来,在印度半岛建立了庞大的殖民贸易垄断公司——东印度公司,实行对印度乃至对整个亚洲的殖民掠夺贸易和侵略扩张活动。在早期同中国的贸易中,中国的丝、茶、陶瓷、大黄以及糖等土特产品受到当时西方人欢迎,出口量逐年递增,而作为英国主要输华商品的各种贵重毛纺织品,由于中国仅官僚士绅穿绫罗绸缎,老百姓则穿自制的土布,因而长期滞销,致使英国在正常中英贸易中连年亏本,每年不得不运来大批白银,以补亏空。
为了既得到中国的丝、茶等土特产品,又不用往中国输送白银,英国资产阶级费尽心机,寻求良策。在用炮舰暂时还打不开中国大门,其他商品也难以打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他们找到了鸦片这种特殊商品。鸦片既可弥补英国对华贸易逆差,又可以在精神和肉体上摧残中国人民,为最终打开中国大门奠定了基础。于是,英国自公元1773年起,排挤了葡萄牙、荷兰等国,逐步确立了对中国鸦片贸易的垄断权,开始有组织地向中国输入毒品鸦片。
自鸦片吸食之法传入中国后,烟毒就日益泛滥起来,逐渐引起中国统治者的重视。早在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清廷即颁发禁烟令,严禁贩卖、吸食鸦片。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清廷首次禁止从外洋进口鸦片(以前做药材进口合法),以后又多次颁发禁令,制订禁烟章程,发布贩卖吸食鸦片治罪条例,意在清除烟毒祸害。结果是鸦片由合法纳税进口变为违法偷运走私,烟价大涨。广东海关及其他文武官员,甚至于朝廷重臣,都直接间接地从鸦片走私中捞到好处,以至无视朝廷禁令,帮同或袒护中外鸦片贩子进行走私活动,致使烟毒迅速弥漫全国,白银源源流向国外。
道光对鸦片烟毒的危害有着深刻的了解,御极后决心根除此患。道光元年,他即匆匆发布谕旨,严申鸦片禁令。两广总督阮元,借助新帝即位之威,查出十三行总商伍敦元默许外国进口商船夹带鸦片,随即请旨严加惩办,并制定了严格的外船进口检验程序和对贩卖、吸食鸦片及开办烟馆者的惩处条例。一时间,夹带鸦片的外国进口船只被纷纷查获,驱逐出口岸,澳门的一些囤积贩卖鸦片大户也先后落入法网。查禁鸦片,初见成效,道光喜出望外,决心再接再厉,于道光二年谕令沿海各省督抚严拿烟贩,翌年又饬廷臣议定地方官查禁鸦片烟不力及失察处分条例,同时诏令严禁民间私自种植制造鸦片。
道光根除鸦片祸患的决心不可谓不大,查禁鸦片烟毒的诏令不可谓不严。然而,英国政府既已确定了鸦片侵华政策,鸦片贸易业已给英国及英印政府和东印度公司带来了巨大利润,那他们就决不会善罢甘休。在广东方面查缉日严,广州、澳门既不能进口也不便囤积鸦片之后,外国鸦片贩子们便在珠江口大鱼山洋面一带的伶仃岛周围停置大船,存放鸦片。这些停置的大船,每只约可装载鸦片50余万斤,称为“趸船”。凡装载鸦片的船只均先驶往趸船卸下鸦片,然后载着合法货物并夹带极不易发现的少量鸦片样品进口,与内地鸦片贩子看样订货,在广州借交易货物之名把一切手续办理完毕,然后雇佣组织亡命之徒,乘坐特制的武装快船到趸船取货,黑夜偷运走私,分发各地。因此,尽管道光再三颁发“杜绝鸦片来源,以求净尽根株”的谕令,但随着他整饬吏治的失败和全国军备的愈益废驰,国内则走私网遍布天下,国外则先是英国,继而是美国,公然以武力保护走私,或建立庞大的舰队直接组织走私,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道光元年,输入中国鸦片不足6000箱,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时增至2万余箱,至道光十八年则翻番为4万余箱。
鸦片的不断输入和烟毒的日益泛滥,不但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而且造成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国库空虚,银价飞速上涨,国计民生穷蹙日甚一日,从而引起中国朝野的极大关注,道光作为一国之主,更是忧心忡忡,无奈禁令屡颁,鸦片烟毒焰日张,苦寻良策而不可得。
遭光十八年闰四月,鸿胪寺卿黄爵滋上疏道光,指出断绝鸦片的根本之计在于根绝吸食,“无吸食,自无兴贩;无兴贩,则外夷之烟不禁亦自不来”。认为以往禁烟之所以未著成效,是由于刑法过轻,提出吸烟论死之说,请求道光颁诏晓喻天下,所有吸食鸦片烟者,限令1年为期戒绝,到期未戒或未全戒者,则一律处以死刑;如有为官之人知法犯法,一经发现,本人处死之外,其子孙永远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黄爵滋吸烟论死的奏疏,对道光是个严峻的考验。平民吸烟论死,倒还好说,官员论死,已觉难办,而皇亲国戚、宗室贵族中若有人被告发出来,将如何处治?经反复权衡,他觉得保国保民保住皇帝尊位才是头等大事,鸦片烟毒继续泛滥,迟早要毁大清江山。于是,他一面谕令各将军、督抚就黄爵滋吸烟论死之说各抒己见,详细议复,一面采取严厉措施,从上头做起,以向天下诏示自己的禁烟决心。在接到黄爵滋奏疏不到两月时间里,道光先行将一批查有确据的吸烟官吏革职,其中庄亲王、辅国公因常到僧尼庙内偷食鸦片,分别被革去王爵和公爵;同时将两年前上奏请放宽烟禁的许乃济,降为六品顶戴,勒令退休返乡,诏令在两湖地区禁烟卓有成效的林则徐进京觐见,商讨禁烟大计。
林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