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八爷,奴才鄂伦岱给您请安了。”
老八连忙上前拦住:“哎呀,鄂兄,你回来了,这几年不见,把我想得好苦啊!快说说,在张玉祥的手下干得还不错吧?”
老八这是用的激将法,是买好呢,可是鄂伦岱哪知道啊!一听这话,他的牢骚就上来了:
“唉,八爷,别提了。您忘了他的事儿了吗?这张玉祥早先不过是皇上身边的御驾亲兵。那年皇上北巡碰上了老虎,他吓得抱头大哭,被皇上当场摘掉了花翎。后来,为了这支花翎,在皇上亲征葛尔丹时,他带着敢死队在乌兰布通血战一场,受了伤,也得了彩头,伤好后做了奉天将军。哼,要我去给他这个汉人做副将,他配吗?要不是八爷您总派人去瞧我,又送吃又送喝的,劝我杀杀性子,等待时机,我早和他闹翻了!”
鄂伦岱一个劲儿地倒苦水。八阿哥却不动声色地耐心听,直到鄂伦岱发作完了,才微微一笑说:“这些事儿我知道。咱们虽然名分上有别,可从小一块长大。在我心里从来没有什么主子、奴才的想法,这你是知道的。不管皇家规矩多严,你还是我的表哥嘛。所以,这次我才设法把你要回来,打算让你在十四爷手下干,你看如何呢?”
鄂伦岱一口就顶回来了:“我不去!干吗这常年在在外、东奔西跑、出生入死、血洒疆场的事儿都搁在我头上?要干,我还进宫当我的侍卫去。不就因为我训斥了张五哥那小子吗,他算什么东西?皇上至于为这点小事儿没完没了地作践我吗?我,我咽不下这口气!”
老八一听这话笑了:“哈哈哈哈,鄂伦岱呀鄂伦岱,你不够聪明,你说的是哪年的话呀?仔细瞧瞧,皇上的侍卫班子还是老模样吗?你在那里当一等侍卫的时候,张五哥只不过是个六等虾。可是,如今他和德楞泰、刘铁成一样都是一等侍卫了。你再补进去,大家肩膀一般高。他管不了你,你管不了他;皇上又待见他不待见你,这日子你受得了吗?再说,上边还压着一个武丹。这个老棺材瓤子除了皇上之外,谁的账都不买,谁他都敢训,你能和他斗吗?相比之下,你跟着十四爷出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冲锋陷阵轮不上你,立功受奖你头一份。在外边,十四爷离不开你,在朝中,有我和九爷、十爷替你说话,要不了几年,就能混上个封疆大吏。老兄,你说说,是上哪儿最好呢?”
一席话,把鄂伦岱说得气消了:“那,那依八爷说,我就应下这差事儿?”
老八心中踏实了:“哎——这就对了。我告诉你,不止是应下。明儿个你就去见皇上,一是说说思念皇上的苦处,二是慷慨请缨,西征定边。往下,你就瞧好吧!不过,我还得交代你几句:十四爷年轻气浮,办事不稳当,你到了前方,一是要保护好十四爷,二是要替他管住军队。那里的弟兄,一大半是咱们正蓝旗的,只有你在那儿盯着我才能放心。明白吗?”
鄂伦岱心里一沉,哦,八爷这是把我放在十四爷那儿当钉子使呢。哎。你们哥俩不是好得穿一条裤还嫌肥吗,到了要紧的关头,为什么要这样提防呢?难道……他不敢往下想了。不管怎么说,他鄂伦岱是八爷的旗奴,不为八爷出力,难道胳膊肘能往外拐吗?想到这儿他说:“八爷,您放心,我心里明白。”
老八拍着他的肩头高兴地说:“对对对,这话说得对,我要的就是你‘心里明白’。”
就在这时,家丁前来通报说,十四爷和九爷、十爷都来了,在前边客厅里等着八爷呢。
几个阿哥正在前厅说话,见老八进来,都连忙起身见礼。老十开口就说:“八哥,前儿我来的时候,你躺在炕上还要死不活的,怎么说好就好了呢?嘿嘿,俗话说,女要俏,一身孝,男要俏,一身皂。八哥,你今儿可真精神啊!”
老十四也走上前来说:“八哥,这一向小弟穷忙活,只来看了你两三次,兄弟我着实惦记着您呢。眼看,让小弟出征的圣旨就要颁发了。圣旨一下,我再来走动就不方便了,今儿个特来瞧瞧八哥,也算辞行吧。”
十四爷说的是实情。凡是奉旨出京的皇子、大臣,在圣旨明发之前,想见谁见谁,想去哪儿去哪儿。可是,一旦圣旨颁布,就是皇命在身了,除了见皇上陛辞请训之外,是不能随便串门儿的。怎么,你领了皇命还不行,还要去请示某某人吗?嚯,这罪名谁也担不起!所以,八爷听了这话,宽容地一笑,拉着十四弟走到桌旁坐下说:“十四弟,你忙着,我病着,哪能让你再多操心呢?唉,有几个小人,天天盼着我死。可是阎王爷却怎么也不肯收我,这不,我又被从鬼门关撵回来了。哈哈哈哈……哎,十四弟,出征的诏书什么时候发?”
“哦,回八哥,皇上昨晚召见了我,已经把话说明了,要我率军西征。这事儿关乎国体,圣上让礼部拟定细节,筹办授印、阅兵事宜。明天,皇阿玛让四哥替老人家告庙,告奉先殿,然后送我出天安门,就算礼成了。”
老九听他们说得热闹,也凑过来问:“哎,我说十四弟,皇阿玛打算给你个什么名号呢?”
“哦,听说是封我做大将军王。”
老九大呼小叫:“什么,什么?大将军王?嘿,父皇可真会出点子啊!如今,三哥、四哥和八哥都是亲王了。十四弟你这几年里把兵部整治得这么规矩,如今又代父皇统军出征,封个亲王不是顺理成章的吗?而且亲王统领三军,那威风气势也不同一般哪!好嘛,只封个大将军王,这算哪一等,哪一级呢?亏父皇想得出来。”
老十也来凑趣:“九哥说得对。十四弟哪一点不如那个书呆子三哥,又哪一点不如那个刻薄鬼四哥。他们都能当亲王,为什么只封十四弟一个上不着天、下不落地的大将军王?咳,算了,不说这话了。十四弟,皇阿玛昨天召见你,肯定是面授机宜了。能不能给兄弟们透个风,这次西征阿拉布坦,老人家有什么高招啊?”
老十四有点为难了。这次被皇阿玛委以重任,他老十四还是心存感激的。阿哥中谁受到过如此信任呢?在朝局动荡不安的时刻,皇上把几十万大军交给他老十四,把西部边境安宁的大事交给他老十四,说不定,是老人家心中已经有了想法,要试试他老十四的忠心,试试他的才干,将来把江山也交给他呢!现在不封他做亲王,或许是怕他冒尖了会招人妒忌,所以对这一点,他没有牢骚。眼下十哥突然问起父皇内定的讨贼方略,他不能不犹豫了。哪有大将尚未出征就把战略方针泄露出去的道理呢?可是,在这几个铁哥儿们面前,他要是不说,似乎又有点见外。所以沉吟了一下,谨慎地说:
“按理,按规矩,我不该说。其实,说了也没什么。皇上定了三步棋:一是要我在西宁阅兵、盛陈天兵军威。二嘛,率军进入西藏,赶走阿拉布坦。第三步是命令他称臣进贡。”
老十不屑地一笑:“喊!这算什么高招呀?父皇真是的,这打仗能像麦地里撵兔子一样,站在那里吆喝两声,吓跑算完吗?”
老八从十四弟那欲言又止的神色中,从他那似明若暗的谈话中,早已敏感地觉察到,这位十四弟与以往不同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了。不行,我得拿话镇住你。你小看老三、老四可以,但你不能小瞧了我这个八哥!想到这儿,他沉着冷静地开口了:
“十弟,你的话不对。我以为父皇定的方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老人家要的不是什么杀敌几万、尸横遍野,他要的是安邦定边。当年葛尔丹作乱,父皇三次亲征都没有赶尽杀绝。我们几个皇子无论谁去带兵,能比父皇干得更好吗?再说,葛尔丹是有野心的,他想的是吞并蒙古、西藏、青海,重建成吉思汗的大业。而阿拉布坦只不过是个跳梁小丑,想的也不过是扩大地盘而已。在西域打仗和东边不同。东边是大海,打到海边就算到头了。西域疆域辽阔,你撵得紧了,他到处乱窜,甚至会跑到罗刹国去;等你收兵了,他又杀回来了。所以,‘盛陈兵威,招抚为上’这八个字,就是我对皇阿玛进军方略的解释。十四弟,你要记住八哥的话,你少年气盛,且不可以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打了胜仗就穷追猛打。尤其注意,宁可不打,也不能打败仗,万一有个闪失,八哥我就爱莫能助了。”
这番话,简直把老十四说呆了。好八哥,真有你的!父皇昨天向我说的也是这番话呀,你怎么和父皇的见识一模一样呢?嗯,八哥果然是高我一筹,也难怪他一心一意要争皇位。如今,我虽然也有了此心,但论心机谋算,论实力威望,都比不上八哥。别看手握重兵,可是却远征千里之外,对八哥我不能不依赖,更不能得罪呀,想到这儿,他诚恳地说:
“八哥教诲,小弟铭刻在心。父皇也是这样的意思。近来我常想,老人家从第二次废掉胤礽以后,心思越来越让人琢磨不透了。临别之前,小弟有几句话要放胆讲给几位哥哥。据我看,皇位的继承人,父皇仍然是属意八哥的。”
老九、老十一齐发问:“十四弟,你说明白点。”
“好。胤礽倒台之后,封了三位亲王。大哥被囚禁不必说了。三哥、四哥晋封亲王。中间隔了老五、老六、老七三个人,把八哥也封为亲王,这是为什么?此其一。十三哥胤祥的文韬武略不比我老十四差,可是,为了一点小错就被拿问,而且一圈就是七年!相比之下,父皇表面上恨八哥,训斥八哥,有时恨不得一个窝心脚把八哥踢死,可是这一脚却偏偏不踢。父皇对八哥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把八哥封了亲王不说,病了还派太医、赏药物,这又是为什么呢?此其二。还有第三,老人家明知我是八哥的人,又明知我总是故意气他,却先让我掌管兵部和河运,熟悉带兵和筹粮、筹饷的事务,然后又让我率兵出征,也让人费解,所以我想,是不是我们压根儿就错看了皇上,皇上对八哥是不是明压暗保呢?”
老十四这话说得诚挚无私又句句在理。老九、老十听了心里服气。他们暗自盘算着,八哥不放心十四弟,是不是过于小心了。十四弟不错嘛。老八呢,此刻却不这么想:好哇十四弟,你把球踢过来了,是真心呢还是试探呢?哼,我老八上当回数多了,宁可信其奸,不能信其忠。我呀,照样给你踢回去:
“十四弟你不要这样说,八哥我听着这话心里就难受。当初张德明说的什么紫气、白气的,早就烟消云散了。这几年,我身子一直不好,没了早先的锐气。今天在场的除了鄂伦岱我这位表兄之外,只有你和九弟、十弟。我们哥四个知心换命,外边叫我们是‘阿哥党’。多一个人、换一个地方我什么都不会说。可是,今天我要说,这帝王之份,非你十四弟莫属!”老八说完站起身来,朝着老十四就是深深的一揖。
第四十九章 浩荡荡胤礻题上前线 忙乱乱四爷镇后方
十四阿哥胤礻题就要率兵出征了,趁着皇上的圣旨还没有明发,老十四来到八爷府,向几位哥哥辞行。他们的谈话,当然离不开“皇位继承人”这个众目所瞩的大事。老十四分析了皇上对八阿哥的态度,说江山非八哥莫属,而老八却说,只有老十四才有这个福分。一边说,一边就是深深一躬。其实,这哥俩是各有各的打算,也各有各的心机,他们都在做戏呢。
老十四故作吃惊地说:“八哥,你,你这是什么意思。论人品、论学问、论见识、论度量,我老十四哪一点比得上你。我从小就爱武艺、傻大胆,梦想着做个将军,驰骋沙场。现在当了大将军王,兄弟夙愿已偿,别无他求。此一去但愿立功于万里之外,马革裹尸,不负父皇和八哥的重托,也就死而无憾了。帝王之事,我老十四从来没想过。再说,即令父皇真的要选我继承江山,又岂肯把我放到那不毛之地,血战疆场,去担这分风险,受这个磨难呢?”
这哥俩推来让去的,可把老十急坏了:“哎,我说二位,八字没一撇呢,你们这是干什么呀?叫我说,还是咱们原来订下来的誓约,不管咱们中间谁当了皇帝,都是大伙儿的福。为君者守君道,为臣者守臣道,谁也不挤对谁,不就完了吗?”
老九却多看了一层:“不不不,十弟说的是情不是理。依我看,阿哥之中争夺皇位的劲头这么大,皇阿玛的心中是害怕的。这几年,他调武丹,调侍卫,调换将军,调换守卫京师的军兵,为的是什么?老人家年迈体弱、心力不济了;他只求平平安安地寿终正寝。这事儿搁在我身上,我也会想:让一个信得过的皇子手握重兵,万一发生不测,一道诏书发出,几十万大军顷刻而至,谁敢不服?所以,无论是八哥有份,十四弟有份,对咱们都没坏处。十四弟,你手中的兵权要紧得很哪!”
老十四听出话音了。众阿哥也都心照不宣了。房子里静得可怕。就在这时,何柱儿进来禀报说:礼部尚书尤明堂大人,在十四爷府里坐等,要十四爷去南苑演礼呢。鄂伦岱将军也要立刻前去。
老十四不敢怠慢,站起身来说:“众位兄长,小弟就此告辞了。此一去山高路远,相会无期。京城中风云变幻,祸福不定,请众位哥哥多多保重。若是有什么大的变化,或者父皇龙体不测,请哥哥们不要忘记给我老十四送个信。”老十四说着,两行泪水,夺眶而出。
老八连忙起身,说了声:“拿酒来!老九、老十,来,咱们共饮此杯,为十四弟壮行。祝你旗开得胜,凯旋而归!何柱儿,你到后边库房里,叫人找出那件皇上御赐给我的金线牛皮软甲来,亲自骑快马送到十四爷府上去。
“扎!”
国家升平二十多年,又要有大的战事了。率军出征的又是皇子、大将军王,这礼仪是不能马虎的。
今天,是皇上钦命出征的日子。一大早,京城里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全都来到天安门前,按等级整整齐齐地列队,雁翅般地排在金水桥东西两侧。大将军王十四爷胤礻题的中军卫队,是一支三千人马的铁甲劲旅。他们排成方队,站在中间,精神抖擞,杀气腾腾。已时正牌,天安门豁然洞开。总管太监李德全手捧着黄绩包裹的诏旨,在几十名太监的簇拥下,款款走出天安门。“啪、啪,啪”静鞭三声,全场立刻鸦雀无声。接着,乐声响起,礼炮轰鸣。几百名太监,擎着明黄龙旗。京城御林军统领隆科多,指挥着仪仗,举着金瓜、锁斧、金镫、银枪、簇拥着身穿金甲、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王胤礻题,骑着高头大马走出城来。胤礻题身后的马上,坐着副将鄂伦岱。他右手怀抱大令旗,左手高举着一颗金光灿灿、四寸见方的大将军王的印玺。他们出了天安门,翻身下马,肃立一旁。此时,鼓乐高奏,颂歌扬起。吟唱声中,康熙皇帝的銮驾出来了。三十六名太监推着车驾,銮舆上的明黄缨络,车驾上的黄金镶板,映着红日,璀璨夺目,光彩照人。车驾四周,是十二面明黄龙旗。在一阵山呼海啸般的“万岁、万万岁”声中,康熙缓缓地走下銮舆,向众人挥手致意。
胤礻题从班部中闪身出来,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礼,流着激动的泪水颤声说道:“请皇阿玛留步。再远送,非孩儿和臣子所能承受。儿臣胤礻题就此拜辞。儿臣当谨遵父皇训示,努力杀敌。请父皇安枕高卧,静候佳音。”
康熙的心中也是十分激动。这样的场面,几十年没经过了。往事如烟,历历在目,一阵风吹了过来,撩起了他那花白辫子。唉,朕老了,要由儿子们去冲锋陷阵了,但愿胤礻题此去,不负朕望。他走上前去,虚扶了一下胤礻题,沉稳地说:
“起来吧。该说的话,朕全告诉你了,你要好自为之?
老八连忙上前拦住:“哎呀,鄂兄,你回来了,这几年不见,把我想得好苦啊!快说说,在张玉祥的手下干得还不错吧?”
老八这是用的激将法,是买好呢,可是鄂伦岱哪知道啊!一听这话,他的牢骚就上来了:
“唉,八爷,别提了。您忘了他的事儿了吗?这张玉祥早先不过是皇上身边的御驾亲兵。那年皇上北巡碰上了老虎,他吓得抱头大哭,被皇上当场摘掉了花翎。后来,为了这支花翎,在皇上亲征葛尔丹时,他带着敢死队在乌兰布通血战一场,受了伤,也得了彩头,伤好后做了奉天将军。哼,要我去给他这个汉人做副将,他配吗?要不是八爷您总派人去瞧我,又送吃又送喝的,劝我杀杀性子,等待时机,我早和他闹翻了!”
鄂伦岱一个劲儿地倒苦水。八阿哥却不动声色地耐心听,直到鄂伦岱发作完了,才微微一笑说:“这些事儿我知道。咱们虽然名分上有别,可从小一块长大。在我心里从来没有什么主子、奴才的想法,这你是知道的。不管皇家规矩多严,你还是我的表哥嘛。所以,这次我才设法把你要回来,打算让你在十四爷手下干,你看如何呢?”
鄂伦岱一口就顶回来了:“我不去!干吗这常年在在外、东奔西跑、出生入死、血洒疆场的事儿都搁在我头上?要干,我还进宫当我的侍卫去。不就因为我训斥了张五哥那小子吗,他算什么东西?皇上至于为这点小事儿没完没了地作践我吗?我,我咽不下这口气!”
老八一听这话笑了:“哈哈哈哈,鄂伦岱呀鄂伦岱,你不够聪明,你说的是哪年的话呀?仔细瞧瞧,皇上的侍卫班子还是老模样吗?你在那里当一等侍卫的时候,张五哥只不过是个六等虾。可是,如今他和德楞泰、刘铁成一样都是一等侍卫了。你再补进去,大家肩膀一般高。他管不了你,你管不了他;皇上又待见他不待见你,这日子你受得了吗?再说,上边还压着一个武丹。这个老棺材瓤子除了皇上之外,谁的账都不买,谁他都敢训,你能和他斗吗?相比之下,你跟着十四爷出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冲锋陷阵轮不上你,立功受奖你头一份。在外边,十四爷离不开你,在朝中,有我和九爷、十爷替你说话,要不了几年,就能混上个封疆大吏。老兄,你说说,是上哪儿最好呢?”
一席话,把鄂伦岱说得气消了:“那,那依八爷说,我就应下这差事儿?”
老八心中踏实了:“哎——这就对了。我告诉你,不止是应下。明儿个你就去见皇上,一是说说思念皇上的苦处,二是慷慨请缨,西征定边。往下,你就瞧好吧!不过,我还得交代你几句:十四爷年轻气浮,办事不稳当,你到了前方,一是要保护好十四爷,二是要替他管住军队。那里的弟兄,一大半是咱们正蓝旗的,只有你在那儿盯着我才能放心。明白吗?”
鄂伦岱心里一沉,哦,八爷这是把我放在十四爷那儿当钉子使呢。哎。你们哥俩不是好得穿一条裤还嫌肥吗,到了要紧的关头,为什么要这样提防呢?难道……他不敢往下想了。不管怎么说,他鄂伦岱是八爷的旗奴,不为八爷出力,难道胳膊肘能往外拐吗?想到这儿他说:“八爷,您放心,我心里明白。”
老八拍着他的肩头高兴地说:“对对对,这话说得对,我要的就是你‘心里明白’。”
就在这时,家丁前来通报说,十四爷和九爷、十爷都来了,在前边客厅里等着八爷呢。
几个阿哥正在前厅说话,见老八进来,都连忙起身见礼。老十开口就说:“八哥,前儿我来的时候,你躺在炕上还要死不活的,怎么说好就好了呢?嘿嘿,俗话说,女要俏,一身孝,男要俏,一身皂。八哥,你今儿可真精神啊!”
老十四也走上前来说:“八哥,这一向小弟穷忙活,只来看了你两三次,兄弟我着实惦记着您呢。眼看,让小弟出征的圣旨就要颁发了。圣旨一下,我再来走动就不方便了,今儿个特来瞧瞧八哥,也算辞行吧。”
十四爷说的是实情。凡是奉旨出京的皇子、大臣,在圣旨明发之前,想见谁见谁,想去哪儿去哪儿。可是,一旦圣旨颁布,就是皇命在身了,除了见皇上陛辞请训之外,是不能随便串门儿的。怎么,你领了皇命还不行,还要去请示某某人吗?嚯,这罪名谁也担不起!所以,八爷听了这话,宽容地一笑,拉着十四弟走到桌旁坐下说:“十四弟,你忙着,我病着,哪能让你再多操心呢?唉,有几个小人,天天盼着我死。可是阎王爷却怎么也不肯收我,这不,我又被从鬼门关撵回来了。哈哈哈哈……哎,十四弟,出征的诏书什么时候发?”
“哦,回八哥,皇上昨晚召见了我,已经把话说明了,要我率军西征。这事儿关乎国体,圣上让礼部拟定细节,筹办授印、阅兵事宜。明天,皇阿玛让四哥替老人家告庙,告奉先殿,然后送我出天安门,就算礼成了。”
老九听他们说得热闹,也凑过来问:“哎,我说十四弟,皇阿玛打算给你个什么名号呢?”
“哦,听说是封我做大将军王。”
老九大呼小叫:“什么,什么?大将军王?嘿,父皇可真会出点子啊!如今,三哥、四哥和八哥都是亲王了。十四弟你这几年里把兵部整治得这么规矩,如今又代父皇统军出征,封个亲王不是顺理成章的吗?而且亲王统领三军,那威风气势也不同一般哪!好嘛,只封个大将军王,这算哪一等,哪一级呢?亏父皇想得出来。”
老十也来凑趣:“九哥说得对。十四弟哪一点不如那个书呆子三哥,又哪一点不如那个刻薄鬼四哥。他们都能当亲王,为什么只封十四弟一个上不着天、下不落地的大将军王?咳,算了,不说这话了。十四弟,皇阿玛昨天召见你,肯定是面授机宜了。能不能给兄弟们透个风,这次西征阿拉布坦,老人家有什么高招啊?”
老十四有点为难了。这次被皇阿玛委以重任,他老十四还是心存感激的。阿哥中谁受到过如此信任呢?在朝局动荡不安的时刻,皇上把几十万大军交给他老十四,把西部边境安宁的大事交给他老十四,说不定,是老人家心中已经有了想法,要试试他老十四的忠心,试试他的才干,将来把江山也交给他呢!现在不封他做亲王,或许是怕他冒尖了会招人妒忌,所以对这一点,他没有牢骚。眼下十哥突然问起父皇内定的讨贼方略,他不能不犹豫了。哪有大将尚未出征就把战略方针泄露出去的道理呢?可是,在这几个铁哥儿们面前,他要是不说,似乎又有点见外。所以沉吟了一下,谨慎地说:
“按理,按规矩,我不该说。其实,说了也没什么。皇上定了三步棋:一是要我在西宁阅兵、盛陈天兵军威。二嘛,率军进入西藏,赶走阿拉布坦。第三步是命令他称臣进贡。”
老十不屑地一笑:“喊!这算什么高招呀?父皇真是的,这打仗能像麦地里撵兔子一样,站在那里吆喝两声,吓跑算完吗?”
老八从十四弟那欲言又止的神色中,从他那似明若暗的谈话中,早已敏感地觉察到,这位十四弟与以往不同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了。不行,我得拿话镇住你。你小看老三、老四可以,但你不能小瞧了我这个八哥!想到这儿,他沉着冷静地开口了:
“十弟,你的话不对。我以为父皇定的方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老人家要的不是什么杀敌几万、尸横遍野,他要的是安邦定边。当年葛尔丹作乱,父皇三次亲征都没有赶尽杀绝。我们几个皇子无论谁去带兵,能比父皇干得更好吗?再说,葛尔丹是有野心的,他想的是吞并蒙古、西藏、青海,重建成吉思汗的大业。而阿拉布坦只不过是个跳梁小丑,想的也不过是扩大地盘而已。在西域打仗和东边不同。东边是大海,打到海边就算到头了。西域疆域辽阔,你撵得紧了,他到处乱窜,甚至会跑到罗刹国去;等你收兵了,他又杀回来了。所以,‘盛陈兵威,招抚为上’这八个字,就是我对皇阿玛进军方略的解释。十四弟,你要记住八哥的话,你少年气盛,且不可以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打了胜仗就穷追猛打。尤其注意,宁可不打,也不能打败仗,万一有个闪失,八哥我就爱莫能助了。”
这番话,简直把老十四说呆了。好八哥,真有你的!父皇昨天向我说的也是这番话呀,你怎么和父皇的见识一模一样呢?嗯,八哥果然是高我一筹,也难怪他一心一意要争皇位。如今,我虽然也有了此心,但论心机谋算,论实力威望,都比不上八哥。别看手握重兵,可是却远征千里之外,对八哥我不能不依赖,更不能得罪呀,想到这儿,他诚恳地说:
“八哥教诲,小弟铭刻在心。父皇也是这样的意思。近来我常想,老人家从第二次废掉胤礽以后,心思越来越让人琢磨不透了。临别之前,小弟有几句话要放胆讲给几位哥哥。据我看,皇位的继承人,父皇仍然是属意八哥的。”
老九、老十一齐发问:“十四弟,你说明白点。”
“好。胤礽倒台之后,封了三位亲王。大哥被囚禁不必说了。三哥、四哥晋封亲王。中间隔了老五、老六、老七三个人,把八哥也封为亲王,这是为什么?此其一。十三哥胤祥的文韬武略不比我老十四差,可是,为了一点小错就被拿问,而且一圈就是七年!相比之下,父皇表面上恨八哥,训斥八哥,有时恨不得一个窝心脚把八哥踢死,可是这一脚却偏偏不踢。父皇对八哥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把八哥封了亲王不说,病了还派太医、赏药物,这又是为什么呢?此其二。还有第三,老人家明知我是八哥的人,又明知我总是故意气他,却先让我掌管兵部和河运,熟悉带兵和筹粮、筹饷的事务,然后又让我率兵出征,也让人费解,所以我想,是不是我们压根儿就错看了皇上,皇上对八哥是不是明压暗保呢?”
老十四这话说得诚挚无私又句句在理。老九、老十听了心里服气。他们暗自盘算着,八哥不放心十四弟,是不是过于小心了。十四弟不错嘛。老八呢,此刻却不这么想:好哇十四弟,你把球踢过来了,是真心呢还是试探呢?哼,我老八上当回数多了,宁可信其奸,不能信其忠。我呀,照样给你踢回去:
“十四弟你不要这样说,八哥我听着这话心里就难受。当初张德明说的什么紫气、白气的,早就烟消云散了。这几年,我身子一直不好,没了早先的锐气。今天在场的除了鄂伦岱我这位表兄之外,只有你和九弟、十弟。我们哥四个知心换命,外边叫我们是‘阿哥党’。多一个人、换一个地方我什么都不会说。可是,今天我要说,这帝王之份,非你十四弟莫属!”老八说完站起身来,朝着老十四就是深深的一揖。
第四十九章 浩荡荡胤礻题上前线 忙乱乱四爷镇后方
十四阿哥胤礻题就要率兵出征了,趁着皇上的圣旨还没有明发,老十四来到八爷府,向几位哥哥辞行。他们的谈话,当然离不开“皇位继承人”这个众目所瞩的大事。老十四分析了皇上对八阿哥的态度,说江山非八哥莫属,而老八却说,只有老十四才有这个福分。一边说,一边就是深深一躬。其实,这哥俩是各有各的打算,也各有各的心机,他们都在做戏呢。
老十四故作吃惊地说:“八哥,你,你这是什么意思。论人品、论学问、论见识、论度量,我老十四哪一点比得上你。我从小就爱武艺、傻大胆,梦想着做个将军,驰骋沙场。现在当了大将军王,兄弟夙愿已偿,别无他求。此一去但愿立功于万里之外,马革裹尸,不负父皇和八哥的重托,也就死而无憾了。帝王之事,我老十四从来没想过。再说,即令父皇真的要选我继承江山,又岂肯把我放到那不毛之地,血战疆场,去担这分风险,受这个磨难呢?”
这哥俩推来让去的,可把老十急坏了:“哎,我说二位,八字没一撇呢,你们这是干什么呀?叫我说,还是咱们原来订下来的誓约,不管咱们中间谁当了皇帝,都是大伙儿的福。为君者守君道,为臣者守臣道,谁也不挤对谁,不就完了吗?”
老九却多看了一层:“不不不,十弟说的是情不是理。依我看,阿哥之中争夺皇位的劲头这么大,皇阿玛的心中是害怕的。这几年,他调武丹,调侍卫,调换将军,调换守卫京师的军兵,为的是什么?老人家年迈体弱、心力不济了;他只求平平安安地寿终正寝。这事儿搁在我身上,我也会想:让一个信得过的皇子手握重兵,万一发生不测,一道诏书发出,几十万大军顷刻而至,谁敢不服?所以,无论是八哥有份,十四弟有份,对咱们都没坏处。十四弟,你手中的兵权要紧得很哪!”
老十四听出话音了。众阿哥也都心照不宣了。房子里静得可怕。就在这时,何柱儿进来禀报说:礼部尚书尤明堂大人,在十四爷府里坐等,要十四爷去南苑演礼呢。鄂伦岱将军也要立刻前去。
老十四不敢怠慢,站起身来说:“众位兄长,小弟就此告辞了。此一去山高路远,相会无期。京城中风云变幻,祸福不定,请众位哥哥多多保重。若是有什么大的变化,或者父皇龙体不测,请哥哥们不要忘记给我老十四送个信。”老十四说着,两行泪水,夺眶而出。
老八连忙起身,说了声:“拿酒来!老九、老十,来,咱们共饮此杯,为十四弟壮行。祝你旗开得胜,凯旋而归!何柱儿,你到后边库房里,叫人找出那件皇上御赐给我的金线牛皮软甲来,亲自骑快马送到十四爷府上去。
“扎!”
国家升平二十多年,又要有大的战事了。率军出征的又是皇子、大将军王,这礼仪是不能马虎的。
今天,是皇上钦命出征的日子。一大早,京城里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全都来到天安门前,按等级整整齐齐地列队,雁翅般地排在金水桥东西两侧。大将军王十四爷胤礻题的中军卫队,是一支三千人马的铁甲劲旅。他们排成方队,站在中间,精神抖擞,杀气腾腾。已时正牌,天安门豁然洞开。总管太监李德全手捧着黄绩包裹的诏旨,在几十名太监的簇拥下,款款走出天安门。“啪、啪,啪”静鞭三声,全场立刻鸦雀无声。接着,乐声响起,礼炮轰鸣。几百名太监,擎着明黄龙旗。京城御林军统领隆科多,指挥着仪仗,举着金瓜、锁斧、金镫、银枪、簇拥着身穿金甲、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王胤礻题,骑着高头大马走出城来。胤礻题身后的马上,坐着副将鄂伦岱。他右手怀抱大令旗,左手高举着一颗金光灿灿、四寸见方的大将军王的印玺。他们出了天安门,翻身下马,肃立一旁。此时,鼓乐高奏,颂歌扬起。吟唱声中,康熙皇帝的銮驾出来了。三十六名太监推着车驾,銮舆上的明黄缨络,车驾上的黄金镶板,映着红日,璀璨夺目,光彩照人。车驾四周,是十二面明黄龙旗。在一阵山呼海啸般的“万岁、万万岁”声中,康熙缓缓地走下銮舆,向众人挥手致意。
胤礻题从班部中闪身出来,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礼,流着激动的泪水颤声说道:“请皇阿玛留步。再远送,非孩儿和臣子所能承受。儿臣胤礻题就此拜辞。儿臣当谨遵父皇训示,努力杀敌。请父皇安枕高卧,静候佳音。”
康熙的心中也是十分激动。这样的场面,几十年没经过了。往事如烟,历历在目,一阵风吹了过来,撩起了他那花白辫子。唉,朕老了,要由儿子们去冲锋陷阵了,但愿胤礻题此去,不负朕望。他走上前去,虚扶了一下胤礻题,沉稳地说:
“起来吧。该说的话,朕全告诉你了,你要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