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ltgx.net!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象,显示国共双方将恢复过去边打边谈的局面。据云:在最近一周内已获致
  一项默契,中共方面已同意从十月六日起,为期约一星期,停止炮击、轰炸、
  拦截台湾运送补给物资往金门马祖的一切船只,默契是这些船只不由美舰护
  航。
  记者获得此消息后,即设法向此间接近双方的人士采访,他即表示:
  “请看三两天,便可揭晓。”
  一家远在南洋的报纸,居然拿到了北京的保密柜钥匙,提前一天将中
  国核心军事机密和盘托出,神通可谓大矣。一时间,《南洋商报》名声大噪。
  各国记者、特工也蜂拥香港,纷纷打探,郭宗羲何许人也?
  郭宗羲并非什么神秘人物,他便是大名鼎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记者
  曹聚仁。
  曹聚仁如何修炼来的“通天”本领,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1955 年4 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首次提出:对于台湾问题,可以本
  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去解决,我们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
  湾问题。
  随后不久,毛泽东也在公开场合表示:国共两党过去已经合作过两次,
  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
  两个讲话传达出一条重要信息:中共领袖人物解决台湾问题的思维模
  式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和平解决”概念的形成和提出,既是承认、尊重客
  观现实的明智之举,也是“统一高于政争”这一中国历史逻辑的规定性要求。
  1956 年7 月29 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平解放台湾工作的指示》明
  确提出:“目前对和平解放台湾的工作,应采取多方影响,积极并且耐心争
  取的方针。工作重点应放在争取台湾实力派及有代表性的人物方面。这就是
  通过各种线索,采取多样方法,争取以蒋氏父子、陈诚为首的台湾高级军政
  官员,以便台湾将来整个归还祖国。”
  血拼恶斗了数十载的敌酋蒋介石都在团结争取之列,毛泽东们的胸襟
  宽广得着实可以。一时间,中共党内、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热情激荡,献策
  者众,于五十年代中后期,掀起了一个做国民党军政界上层工作的小高潮,
  “和平”、“和谈”、“第三次合作”之说亦被海外媒体炒得烫热。
  “和谈”不能空谈,毛泽东、周恩来为蒋介石开列出具体条件:1。两党
  通过对等谈判,实现和平统一。除了外交统一于中央外,其他台湾人事安排、
  军政大权,由蒋介石管理;2。台湾为中国政府统辖下的自治区,实行高度自
  治,中共不派人干预。而国民党可派人到北京参加对全国政务的领导;3。如
  台湾经济建设资金不足,中央政府可拨款予以补助;4。台湾社会改革从缓,
  待条件成熟,亦尊重蒋介石意见和台湾各界人民代表进行协商;5。国共双方
  要保证不做破坏对方之事,以利两党重新合作;6。美国军事力量撤离台湾海
  峡,不容许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去回瞻历史,于是,我们看到邓小平八十年代提
  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早在五十年代已经孕育雏形。
  “条件”,须透过适当渠道送达对方,这“渠道”又最好是非国非共立场
  居中的“第三方”。在邵力子先生的举荐之下,曹聚仁这个人物遂被摄入中
  共领袖们的视界。
  ※※※※※
  1997 年4 月,我专程赴上海造访曹聚仁先生的女儿曹雷。曹雷女士于
  六十年代在电影《年青的一代》中饰女主角林岚、《金沙江畔》中饰藏族姑
  娘珠玛,曾是一位风靡过上海滩和全中国的人物,她的介绍使我解开了曹聚
  仁神通广大之谜。
  纵观父亲的一生,他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甚至有些固执古怪的人。
  在风起云涌潮涨潮落的年代,像他那样独往独来自辟一径而又持守始
  终的知识分子,并不多见,可谓凤毛麟角。
  父亲是浙江浦江人,1916 年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读书,1921 年在上海
  爱国女中任教。青年时期,他的同学、同事、朋友中间,有的加入了国民党,
  有些成为共产党人,原来大家相处都不错,没想到一夜间就反目成仇,彼此
  残杀。血淋淋的现实对他刺激很大,使他觉得政治太残酷太可怕,因而决心
  不参加任何党派。到了晚年,他说:“我一生,不愿介入政,治纷争,又从
  来没有远离过政治漩涡,像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盼望着有一场风暴,风暴
  真的来临,却又胆怯滞步了。”用不愿下海湿衣而又一直倚岸观潮来形容他,
  十分贴切。
  父亲青年时就爱好文学,喜欢写作,后来终于以新闻为业,辛勤笔耕
  了一辈子。这些年我一直在整理父亲留下的文稿,面对着他数千万言的文章
  著作,我感到惊愕:父亲几乎是不停笔地在写啊!这些文字记录了他生活的
  时代、历史,记录了他的经历、思想,留下了他的真诚与坦白。他是他的灵
  魂无保留地披露在读者面前了,既不夸大,也不掩饰。对于一个记者和作家
  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容易的。如果说,要从父亲那里继承些什么的话,
  也就是这一个“真”字吧。
  父亲的新闻、文学生涯使他有机会结识了中国政坛、文坛上的许多风
  云人物。二十年代,他为邵力子主编的《国民日报》“觉悟”副刊撰稿,与
  邵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三十年代,父亲与鲁迅先生相识并成为挚友,父
  亲后来撰写的纪念、评论鲁迅的文章,已成为鲁迅研究不可或缺的史料。
  抗战爆发后,父亲曾在浙江金华中国旅行社采访过周恩来以及在皖南
  采访过叶挺、陈毅将军等,结交了一些共产党方面的朋友。
  抗战爆发,国共合作,父亲倍感振奋。他一扫往昔的沉闷彷徨,以高
  昂的热情奔走呼号,宣传抗日。作为中央社的特派战地记者,他完全忘记了
  个人的安危,哪里战斗最激烈,他就到那里去。上海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
  父亲也在其列,发出了一篇又一篇第一手战况消息。台儿庄会战,父亲采访
  李宗仁指挥部,第一个将战役大捷的消息报告于世。父亲的报道、文章真实
  地反映了抗战前线及敌后的情况,他也因此而成为当时中国的知名记者。
  1939 年,母亲怀上了我。听说蒋经国在江西赣州搞新政,父亲很想实
  地去看看,同时,也为了找一个相对太平的环境安家,好让母亲顺利生产。
  家刚安顿,蒋经国便亲自登门造访了,说:曹老师,我这里有一张报
  纸,希望您能留下来,帮我办好这张报纸。于是,父亲便留在赣州,担任了
  蒋经国《正气日报》社的主笔,把报纸办得颇有声色。也就是从那时开始,
  父亲与蒋经国相识相交;结下了友谊。本来,父亲如果六根不净,凡心未泯,
  这是一个加入“太子党”,在仕途上求发展的好机会,但不管谁来劝说,他
  均坚持“平生只做无冕王”的原则,坚拒参加国民党。他称自己“并非清高,
  秉性使然”。
  1948 年,国民党败象百露,父亲到了南京。蒋经国去看他,父亲对蒋
  说:政府非有大的更张,否则难以为继。蒋经国对他的劝告不置可否,而国
  民党也依然故我,滑向崩溃。父亲仰天叹道:国民党不亡是无天理!
  共产党胜利,新中国成立,父亲是高兴和拥护的,但是,要叫他亦步
  亦超只能写赞美歌颂的应景文章,是与他自由主义的个性不相吻合的。此时
  艾思奇曾作报告,说:新政权好比一堵墙,知识分子好比一块砖,砖头砌进
  墙里,你就是革命队伍的一分子了,砌不进去呢,便只能把你搬开了。
  父亲想,我是自由惯了的人。哪堵墙都很难砌进去,不必劳动别人来
  搬,我还是乘早去自谋生路吧。1950 年,他下决心去了香港。当然,促使
  他下决心的还有一个很现实的“民生”问题,一家大小八口人,都靠他来养
  活,而他却已失业了。
  父亲初到香港,开始很艰难。你既然不愿为新中国服务,肯定不是同
  路人!这是一个简单自然的推理,于是,左派们不理睬他。他到香港后发表
  的第一篇文章是《我从光明中来》,这是已被赤化的证明,于是,亲国民党
  的右派们又组800 篇文章围攻他。处于夹缝中的父亲左右为难,举步维艰。
  然而,正是这种尴尬处境又恰恰强化了他非国非共的独立撰稿人形象,他讲
  话发表文章,客观中立,反而有人听有人看。
  父亲人在香港,心系两岸,与内地和台湾的许多高层人士仍保持着通
  信联络。大概正因为他独特的事业背景和多边的人脉关系,使他成为五十年
  代沟通两岸信息比较合适的人选。
  能够报效祖国,父亲十分高兴,愿效犬马之劳,他曾说过:我最感痛
  心的事情就是国家分裂。但我又最不希望看到用武力的办法达到统一。两边
  一旦打起来,台湾将被夷为平地,大陆沿海城市也将变成废墟,遭殃的还是
  国家和老百姓啊。
  1956 年7 月,邵力子先生一纸邀请函,把曹聚仁请到了北京。周恩来、
  陈毅与曹氏同乘游艇泛舟昆明朗,品茗叙旧谊,煮酒论时局,美景佳境,尽
  兴开颜。周恩来一国总管,公务繁冗,很少以这样方式见客,此番破例,从
  而说明了中共高层对曹氏十分看重,寄予厚望,并希望与他建立一种密切亲
  近无拘轻松可以无话不谈的私人联系。
  曹聚仁在他的《颐和园一夕谈》中,较为详尽地记叙了他同用恩来的
  这次难忘的相聚。
  记者入京时,恰好在周总理在人民代表大会公开发表和平解放台湾的
  重要演说之后。记者便问到“和平解放”的票面里的实际价值。周氏说:
  “和平解放的实际价值和票面完全符合的,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过两次,
  第一次合作有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战的胜利,这都是事
  实。为什么不可以第三次合作呢?台湾是内政问题,爱国一家,为什么不可
  以来合作建设呢?我们对台湾,决不是招降,而是要彼此商谈,只要政权统
  一,其他都可以坐下来共同商量安排的。”周氏郑重说到中共政策,说过什
  么,要怎么做,就怎么做,从来不用什么阴谋,玩什么手法的。中共决不做
  挖墙脚一类的事。
  周氏的话,只是一种闲谈。因为是闲谈,所以记者特别看得重要,他
  是把胸中要说的话,老老实实说出来了。
  1956 年10 月,曹聚仁二次赴京。这一回,中共方面将接待又升一格:
  毛泽东推迟了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见的时间,在中南海恭候。曹聚仁是见过
  大世面的人,虽谈不上受宠若惊,但确实感动不已,曹雷曾多次听父亲说到
  毛泽东时,流露出发自肺腑的敬佩之情。关于这次谈话的内容,曹先生没有
  留下记录文字,故已无从考证,曹雷只记得父亲说过,他对毛主席说:听君
  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从此要收起自由主义的旗号。毛主席说,你不妨更
  自由主义一点嘛。仅此而已。但有几点则可以肯定:毛泽东找曹聚仁是要谈
  台湾问题;是要具体地阐述中共“和平解放”的新方针新政策;是希望曹聚
  仁把话传进台湾去。香港报纸披露的曹聚仁回港后积极给蒋经国写信的情况
  可以作证。
  香港《真报》报道:
  几个月来,传说中国国民党和红色中国将会和谈的谣言,传遍了整个
  远东。在香港,谣言集中于记者曹聚仁的头上,他著名于既反共亦反对国民
  党。在国民党被逐出中国大陆之前,他认识国共双方的许多显要人士,并且
  写过一本关于蒋经国的书。他相信一个独立的台湾是没有前途的,对所有中
  国人来说,最好的事情是国民党和中共谈判而得到一个解决。他从北京方面
  得到讯号,他就写信去给台北的蒋经国,信内说:“在这一紧急时间中,我
  有重要事情告诉你。”他要求蒋经国派出一个彼此熟悉的人士来香港,他呼
  吁说:“不要让这时机溜了过去。”曹氏得不到答复,他又写一封信,催促说:
  “有很机密的事情要讨论”,经过两个月的沉寂,他再试探:“某一方面要求
  我告诉你几句话,请你谨慎考虑。”“我再要求你,勿让这一件大而难得的时
  机溜走了。”大事件少不得大记者。1958 年8 月和10 月,金厦热战时刻,
  曹聚仁又两度北飞来到北京,均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接见。毛、周故意放话
  泄露“天机”,将炮击金门的战略部署告之一二,于是,才有了《南洋商报》
  神通广大提前报道的事情发生。
  事后,毛泽东在一次内部讲话中曾谈及此事:我们事先让曹聚仁这位
  大记者知道,也要准备他第二日写成新闻去发表。当天,台湾即使知道,也
  不一定信以为真,若信以为真,要做防备工作也来不及了。让我们的大记者
  更出名也好。
  “也好”二字,道出了毛泽东深层次的思考。笔者一直认为,毛泽东、
  周恩来于炮战决策、进行中,两次邀曹聚仁进京面谈,通过曹把核心军机预
  先捅了出去,决非可有可无的细节,而是精心设计的一笔。此举目的,既在
  提升曹氏“此君确与中共最高层保有联络”之知名度,以增加其做台湾工作
  的权威性;也在向台湾示意:我的重大举措光明磊落,已事先通报,勿怪言
  之不预也;还在期冀曹氏日后向台湾解释我之真正意图,勿使台湾理解产生
  歧义,即中共自1956 年提出的“和平解决”诚意未变,“炮击”实出于被迫
  无奈,乃为了“以战促和”,并非重又回到“武力解放”的方针。唯有如此
  理解,才能对毛泽东10 月6 日《告台湾同胞书》所提“三十六计,和为上
  计”,“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暂以七天为期,停止炮击”有正确、
  深刻的理解。
  对《南洋商报》提前一天发布重大消息的考证,人们看到了事情后面
  复杂微妙生动有趣的背景,我也犹如循径入门、眼前豁然开阔、走进了一处
  新天地般感到快感。
  ※※※※※
  对中共方面1956-1958 年发动的和平攻势,国民党方面表面上不为所
  动,蒋经国站出来对外界所传“曹聚仁为国共和谈牵线搭桥”之说予以辟
  “谣”:“完全是一派胡言。共产党是谎言者和魔鬼,我们是不会和魔鬼去谈
  判的”。私底下却继续保持与曹氏的鸿雁往来,不愿将管道切断。老蒋甚至
  几次三番从海外派人到北京打探消息,摸中共的底,谁又能武断地说老爷子
  从来就不曾动过心思?然而,到底形势比人强,第三次国共合作并不取决于
  三几个决策大人物的良心发现善意思维和大梦顿醒幡然彻悟,而是取决于国
  际的气候、实力的对比、利害的权衡,然后再加上国家道德和民族意识的约
  束,当以上条件均不具备时,“和平解决”只能与五十年代道一声“再见”。
  整个的六十至七十年代,大陆先是忍受“三年灾害”的煎熬,又不得不面对
  “中苏决裂”的考验,继而,错误的理论导致了长达10 年的“天下大乱”,
  内部棘手的难题堆积如山,那个岛屿的事情只能放在了一边。台湾呢,先是
  重新燃起了“反攻”的欲火,大陆原子弹爆炸的成功和进入联合国,如同两
  盆冰水兜头淋下,终于迫使他清醒,基本上消弭了“打回老家去”的梦念,
  开始了埋头经营自家那一亩三分自留田。就这样,毛泽东与蒋介石有生之年,
  未能实现历史性的第三次握手。许多人为此浩叹,其实,当事人本无遗憾,
  遗憾的只有后人。
  “统一”被束之高阁,最苦莫过曹
相关阅读More+

宠王

六角雪

机械末日

兰帝魅晨

有龙

蜜汁鸭片

传说模拟器

止汶

强兵

冰风皇帝

怪物他只想做个好人2

咩咩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