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ltgx.net!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多文章来看,对李光弼很是钦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常说,看一个人也要参考一下他的朋友。所以正直刚烈的颜鲁公的朋友,又怎会差呢?另外,如果李光弼真怀有反心,那么以颜真卿后来对李希烈(此人后来谋反)那样的态度,说什么也是不会为他写墓志的。
  后人评价李光弼时,常常也会提到郭子仪,这里摘几条,供大家参考:
  1、子仪以恢宏体国,保富贵于永年,而光弼虽刚正奉公,积猜嫌于晚节,荩坦怀未至,则全美或亏。——唐僖宗《封徐州节度使时溥钜鹿郡王制》
  2、子仪之持重,光弼之劲捷,各有所长。以诗喻之,郭如子美,李如太白;以文喻之,郭如韩,李如柳。论诗文雅正,则少陵、昌黎,若倚马千言,放辞追古,则杜韩恐不及太白、子厚也。——杨慎《升庵集》
  3、李光弼提孤军,与安史健卒百斗百胜,其治军行兵,风采出郭子仪之右,而当时诸将皆望风服子仪,如敬君父,而光弼之在彭城,诸将已不为使。子仪能使回纥谓为父,而思明乃上书请诛光弼,大抵光弼之实不如子仪之名,子仪安坐而有余,光弼驰骋而不足。——张耒《柯山集》
  第一条差不多属于普遍的观点,第二条说的比较有意思,用诗文来打比方,也确实有道理。但第三条,读完之后却很是无奈,有句话是受累不讨好,说的就是李光弼。平心而论,从军事才能上讲,李光弼确实胜郭子仪一筹,郭子仪有些仗打的靠的是他的威望,而不像李光弼那些仗打的那么精彩。另外,郭子仪败过几次,比如在关中的那次中伏,按说不该啊,还有九节度失败的那次,仆固怀恩曾说郭子仪是率先撤退的,正是有人带头撤退,所以更加使军心混乱,焉能不败?反观李光弼,除了仆固怀恩不听话的那次,其他很少时候会居于劣势。
  光弼用兵,谋定而后战,能以少覆众。治师训整,天下服其威名,军中指顾,诸将不敢仰视。初,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其代子仪朔方也,营垒、士卒、麾帜无所更,而光弼一号令之,气色乃益精明云。——《新唐书》
  凡言将者,以孙、吴、韩、白为首。如光弼至性居丧,人子之情显矣;雄才出将,军旅之政肃然。以奇用兵,以少败众,将今比古,询事考言,彼四子者,或有惭德。邙山之败,阃外之权不专;徐州之留,郡侧之人伺隙。失律之尤虽免,匪躬之义或亏,令名不全,良可惜也。——《旧唐书》
  评价相当的高了,认为就算是将李光弼和古之名将孙子、吴起、韩信、白起四人相比,也不逊色,反倒是那四个人,“或有惭德”。李光弼还善于布阵,他的部将郝廷玉也学到了一些,后来鱼朝恩听说郝廷玉很会布阵,就请求参观一下,看过之后,十分佩服:“我在军队中呆了这么久,今天才刚看到您这样的训练方法(看来鱼朝恩确实经常带兵)。”郝廷玉听到这句话,忽然很伤感的想起李光弼来,说:“此临淮王遗法也。王善御军,赏当功,罚适过,每校旗,不如令者辄斩(不听话就杀,确实有点吓人)。由是人皆自效,而赴蹈驰突,心破胆裂。自临淮殁,无复校旗事,此安足赏哉?”不知鱼朝恩听后,作何感想呢?若论安史之乱中的战功,李光弼绝对算是第一。所以大家普遍认为单从军事上讲,李光弼是胜于郭子仪的,然而郭子仪太会做人,因此提了不少人气分,而李光弼也只好继续寂寞下去了。——我为李光弼而不平。
  杜甫有一首哀悼李光弼的诗,《八哀诗》中的一首,由于太长,而且被引用的很多,所以另找了一首本家的宋朝诗人徐均的诗,来结束本节吧:
  间关百战佐中兴,料敌行师妙若神。
  可惜罹谗终恨死,伤心不见白头亲。
  第九章 代宗即位
  安史之乱已经乱了几年,很多人死了,很多人无家可归,即是这场叛乱的发起者们,也一个个家破人亡,原本一个锦绣河山,变得满目疮痍——够了,这出悲剧不必再演下去了……于是,历经了八年的叛乱,终于缓缓落下帷幕。
  然而,安史之乱真的结束了吗?叛乱平定的并不彻底,旧伤疤未愈,又添新伤疤,就在安史之乱将将结束的同时,又涌出了一系列新问题。安史之乱无疑是大唐衰老的催化剂,八年的时间使原本年富力强、志气昂扬的壮年的脸上爬满了皱纹,最后终于成了一位垂垂老者。从此,唐朝便在“内有宦官,外有藩镇”的环境中挣扎,直到灭亡。
  漆黑的剧场中,漆黑的大幕缓缓落下,却听到幕后有人用垂老凄凉的声音唱道: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大唐最有争议的一位皇帝,被后人称为唐明皇的李隆基病逝。十三天后,他的儿子唐肃宗,在一片混乱之中也病逝了。于是唐朝的最高权力又一发生转移,平叛的重担也同时落在了下一任皇帝的肩上。
  唐代宗,这位在唐朝并不算很突出的皇帝,后来有人评价是“唐之庸主也”,其实,一生奉献给扫除朝中四害的他,还算是不错的。从安史之乱的角度讲,他毕竟结束了八年的叛乱,毕竟使唐朝重新步入了正轨,毕竟给唐的中兴带来了希望。
  一、变本加厉的“妇寺干政”
  “妇寺干政”,妇指的是后宫嫔妃,寺则指宦官。
  古时“妇寺干政”向来为国家之大忌,偏偏盛强如唐朝,这两件事情全赶上了,而且还都是闹的非常厉害——武后、韦后、太平公主前赴后继,尽管韦后远远不及武则天,太平公主也并非是后宫嫔妃,而是李唐皇室自家人,但玄宗之前,韦后、太平公主确实带来了麻烦,而唐朝后期,因为宦官执政,连皇帝都大权旁落,更何况皇帝的妻子;至于唐朝后期的宦官之祸,远比东汉的十常侍乱政要厉害的多,明朝虽有刘瑾、魏忠贤,但宦官并不能完全左右皇位的继承,而且往往是某一个突出的宦官来干政,不像唐朝这样,“宦官代有才人出”,几乎中、晚唐的皇帝们都遇到非常棘手的宦官问题,几乎每个皇帝都是由宦官所立,更有一些死于宦官之手。如果要追溯宦官之祸,虽然可以上溯到玄宗亲信高力士,但一来玄宗有能力驾御他们,二来,玄宗时期确有几个宦官比较有才能,而且没给朝廷造成什么麻烦,还有就是高力士对玄宗十分忠心,而且他本人也没有什么野心,因而玄宗时期还是比较安稳的,到了肃宗朝,出了一个李辅国,于是后面就麻烦滚滚来了。
  何以李辅国有这么大的“作用”呢?因为他是唐朝第一个拥有兵权的宦官。想来,肃宗交给他兵权的时候,当然不知道李辅国日后会对他的儿子说出“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这样的话来,而且李辅国最初的表现还是比较温顺善良的。再以后,代宗大有金庸小说里杀人名医平一指的劲头,对手握重权的宦官也是杀一人,立一人。其实杀了不就得了,为什么又要再扶植一个,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这个道理也许和肃宗亲信李辅国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多疑,害怕大臣像安禄山那样手握兵权之后会起来反叛,而宦官最多只能自己握权,便是为害也只是他这一代,不至于一代一代总为害下去,因而把兵权交给大臣,还不如交给宦官——或许他们总幻想着有一个像忠于玄宗的高力士那样忠于自己的人,但他们的希望却总是落空,而且,违背了肃宗初衷的是,他没想到一代代为害下去的不是一个宦官,而是一群宦官。
  李辅国自从肃宗在灵武时就任职元帅府行军司马,每天在肃宗左右,或是宣布诏命。四方的奏文、军中的印符以及军队的号令集训等事,全都交给他处理。收复长安后,李辅国又掌管禁军,肃宗下的诏敕,都必须经过李辅国签署才能施行,百官有急事上奏也得通过李辅国这关,往往等事情解决后才上奏给肃宗。此外,李辅国还设置了数十人去执行特务任务,暗中在民间打听情报,然后再进行审讯。如果有司审什么案子,要是李辅国想要插手,他们也不敢不答应,有时重刑犯人还正在审着,李辅国就让把他们全部放掉,于是官吏们只好眼睁睁看着他们大摇大摆走出去。当初大家不是喊高力士“翁”、“爹”吗,就是肃宗见了他也要喊二哥,现在李辅国的同事们喊他为五郎,李揆见了李辅国则称为“五父”,其它大臣喊什么,那就不知道了,但待遇只在高力士之上,不在之下。
  如果说李辅国开了一个宦官执政的不好的头,那么肃宗的张皇后则基本上是唐朝最后一个有负面作用的干政后妃。
  由于张皇后受到肃宗宠爱,群臣便请求为皇后上尊号为“辅圣”。肃宗就此事询问中书舍人李揆,李揆回答说:“自古以来皇后都没有尊号,只有中宗时韦皇后曾经有过尊号,这怎么能够效法呢!”肃宗一听,觉得不妙,于是就搁浅此事。结果不久,发生了月食。古人不认为月食、日食这些只是单纯的自然现象,而是认为这是上天看到皇帝或者掌权的人做的有不对之处在大发雷霆,那么皇帝这时就得好好检讨一番自己。这次月食,由于有了张皇后这件事,人们都以为是上天不认为皇后该有尊号,所以才会让天狗吃月亮,那么最终这个尊号还是没上成。
  张皇后心里想必十分恼火,可又没有办法——罢了,尊号不上也无所谓,但权力总得分我点吧。张皇后早与李辅国勾结在一起,只不过那时只是在肃宗面前说几句谗言,还没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此时,张皇后与李辅国勾结就比较深了,二人横行朝中,干预政事,无穷尽的有所求,比最初可是严重了许多,令肃宗也心生不满起来,可是他也无可奈何。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初,肃宗任命李岘为吏部尚书,李揆为中书侍郎,和第五琦同时加同平章事。这三人,前面都曾写过,也确实是有见识的人,肃宗任命他们也算是有眼光。不过,肃宗往往看中哪一个人,紧接着便重用那人,随后因为若干事情,又觉得那个人不怎么样,于是又疏远他,所以,肃宗盯上谁,那就意味着谁要倒霉了,比如房琯就是一个例子。这三人中,肃宗特别赏识李岘,于是李岘也“以天下为己任”——写杨国忠时看到这句话觉得好笑,写房琯时看到这句话觉得眼熟,现在写到李岘,又看到这句话,我终于明白了,这大约是古人的一句口头语。
  肃宗对李岘、李揆等人还是很信任的。当时,京城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偷盗和抢劫,李辅国便请求挑选五百羽林军的骑兵以备巡逻搜捕之用。李揆上疏说:“汉朝设南北二军互相制约,所以周勃得以率南军进入北军,从而安定刘氏王朝。我们大唐王朝设置南牙与北牙,文臣与武将相区别,以使他们互相监督。现在用羽林军代替金吾卫巡夜,如果发生了突发事件,怎么控制局势呢?”于是此事作罢。何谓羽林军?何谓金吾卫?李揆这话是什么意思?羽林军即左右威卫,“职同左右卫,掌宫廷宿卫,凡五府三卫及折冲府骁骑番上者,受其名簿而配以职”;左右金吾卫,“掌宫中、京城巡警、烽候、道路、水草之宜,凡翊府之翊卫及外府饮飞番上者皆属之”。职责上各有不同,李揆的意思,如果羽林军去城中巡逻,宫中守卫力量就下降,万一出事就不好办了。想必当时盗贼问题很严重,以至于李辅国想让宫中的守卫也去巡逻。其实李辅国此议还是出于好意,他对肃宗大约还是不敢怎么样的。
  正是李岘的上台,使李辅国暂时有所收敛。李岘当了宰相,对肃宗说皇帝的诏敕理应由中书省颁布,而不该由李辅国来掌握。李岘举了很多李辅国专权乱政的例子。肃宗也正头疼,听了李岘的话很高兴,称赞他为人正直。因此李辅国便只好收敛一下了,罢掉了那些察事。肃宗规定:今后敕命由中书省颁布,否则不能实行;朝野内外的事务,各付有司;案件则归御史台和京兆府处理。但李岘也因此得罪了李辅国。
  不久,出了一件事,使得李岘很快就下台了。凤翔一个管马坊的押官由于抢劫被天兴县尉谢夷甫抓住杀掉。那人的妻子为他的丈夫去诉冤,飞龙厩养马出身的李辅国一听有人敢欺负咱们养马的,那还得了,就让孙蓥去审问,审出来结果不是冤案。李辅国又让崔伯阳、李晔、权献审问,结果与孙蓥相同。押官的妻子还不服,李辅国又让毛若虚去审。这回,毛若虚依照李辅国的意思,归罪于谢夷甫。崔伯阳很恼怒,就质问毛若虚,想在肃宗面前弹劾他。不想毛若虚先跑到肃宗那里,肃宗把他藏在帘后。崔伯阳来到后,就说毛若虚依附宦官,审判不公。肃宗听后十分愤怒,就把崔伯阳喝斥出去,后来把他贬为高要县尉,其它几人,如权献、李晔、严向也都被贬,孙蓥则被削除名籍,流放到播州。于是李岘上奏,说崔伯阳无罪,处理得太重了。肃宗又认为李岘和崔伯阳等人结党,五月,贬李岘为蜀州刺史。后来右散骑常侍韩择木入朝晋见肃宗的时候,肃宗对他说:“李岘想要专权,已经把他贬为蜀州刺史了,可我还觉得自己用法太宽。”言外之意,下次再有这种事,就严厉一点。其实如果真是专权为害,就像李林甫那样,贬官或是削籍都不过分,但这件事根本称不上是什么,肃宗缘何发这么大的火呢?而且他因何生气实是很令人不解,觉得肃宗这时脑子也是不太正常。韩择木回答:“李岘直言不讳,这并不是专权。陛下若能做到宽大,这也不会有什么妨碍,只能增加陛下的圣德。”但不久,阿附李辅国的毛若虚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威震朝廷。
  而李揆,当然后来也下台了,原因是与吕諲不和,两人谁也看不起谁。由于吕諲在荆州时,颇干出了一些政绩,李揆害怕他会再次入朝当宰相,就上奏说于湖南设置军镇很不便利,暗中又派人到荆南、湖南去收集吕諲的过失。吕諲上书控告李揆,于是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二月,肃宗将李揆贬为袁州长史,任命河中节度使萧华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就这样,肃宗的内阁成员又一次大换血——但人们也习惯了,因为这是经常性的,见怪不怪。然而李辅国把持朝政的大局却是无法改变的事情。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初一,李辅国又被肃宗加封为兵部尚书。于是李辅国大摇大摆的赴尚书省上任,宰相和大臣们都去送他,御厨摆上食品,太常卿也设乐队奏乐。如此上任,又是大排筵宴,又是乐队奏乐,真是无限风光。李辅国更加得意,所以前面的收敛一扫而光,越发的骄横放纵起来,直接向肃宗请求要当宰相。肃宗对他说:“以你的功劳,有什么官不可以当的呢?只是朝廷中有声望的大臣会不同意,怎么办呢?”李辅国倒是很厚道,一听这话就满处找人帮自己说好话,他暗示仆射裴冕等人,由他们来推荐自己。肃宗很是苦恼,一旦这些老大人们真的和他这么说,他也不好拒绝。肃宗私下里忧心忡忡的和萧华说:“李辅国请求担任宰相,如果公卿大臣们上表推荐,那就不得不让他当了。”于是萧华出宫后就去问裴冕。裴冕说:“哪有这回事,我臂可断,但宰相的职位决不让他得到。”萧华便将裴冕的话入宫告知肃宗,肃宗一听十分高兴:哈哈,这个办法好,你可以暗中打通关节,我就不可以暗中关闭关节么?自然而然,李辅国对裴冕、萧华两人怀恨在心。这件事的后果,就是萧华被罢免,由
相关阅读More+

宠王

六角雪

机械末日

兰帝魅晨

有龙

蜜汁鸭片

传说模拟器

止汶

强兵

冰风皇帝

怪物他只想做个好人2

咩咩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