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如玉在帐前跪地接旨,以他的心性,听见皇上要他祭旗的时候,都有些懵然,“什么?”</br></br> 宣旨的太监目露怜悯,温声重复了一遍。</br></br> 附近的将士都不可置信的抬起头,情绪由懵转怒。</br></br> 他们不敢明着骂皇帝,只能说朝廷有jian臣、太监假传圣旨。</br></br> 常如玉拿圣旨仔细看,确认无误,他闭眼静立,顷刻间,满身疲惫。</br></br>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br></br> 军旗前的动静很大,常如玉面前,拦着一批又一批的士兵,更远处的,还有叠出声浪的呼喊,让常如玉别去。</br></br> 在云川兵屯十里外扎营的林庚,带着一队精兵,飞马疾驰,还没到地方,就远远听见了这些声音。</br></br> 兵屯都是男人,喊声厚实雄浑,但他从里面听出了悲愤苦求的心痛。</br></br>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朝廷会在战时斩杀大将。</br></br> 他们只知道,常如玉没有犯错,是个好将军。</br></br> 林庚让人叫阵,见了人,他让带个口信给常如玉。</br></br> “山河破碎,外敌未清,jian佞未除,望常将军为民三思。我敬佩他是忠义之士,但我瞧不起他因忠义盲听盲从。言官可死谏帝王之错,常将军文可治国,武可战天下,却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据理力争的勇气,今日就算死在这里,也是愚忠!”</br></br> 林庚等了会儿,又一次叫阵,让人传话。</br></br> “常将军明知此事不对,却不辩不争,让帝王痛失大将,是为不忠!</br></br> “数万士兵在此驻扎,主将贸然赴死,置他们安危不顾,是为不义!</br></br> “家中老母尚在,他将常家儿郎尽数带出来,无一人归家,是为不孝!”</br></br> “常将军要为一个莫名其妙的圣旨,做不忠不义不孝之徒,那便算追随你的下属一腔热血错付了!”</br></br> 兵屯里的声音逐渐弱下,缓缓归于平静。</br></br> 没一会儿,常如玉单人单骑,提枪出来。</br></br> 林庚挥手,让精兵们后退。</br></br> 两人又一次见面,常如玉直接说:“是你做的。”</br></br> 林庚没否认:“一个小小的计谋,但他愿意信。”</br></br> 常如玉沉默良久,问他:“你说的jian佞是谁?”</br></br> 林庚指指天上:“当然是要杀你的好皇帝了。”</br></br> 常如玉握着缰绳的手指用力,掌心几乎要磨出血。</br></br> “我家人还在京城。”</br></br> 林庚知道。</br></br> 不然常如玉哪能二话不说,乖乖赴死?</br></br> 他说:“我会安排。”</br></br> 常如玉点头:“我除不了jian佞,我去南地,把秦将军换过来。”</br></br> 他守边境。</br></br> 林庚失笑摇头。</br></br> “老太君年纪大了,常将军还是别去那么远的地方了。你跟着我上京便可。”</br></br> 他不参站,就让林庚空出手了。</br></br> 常如玉拧眉,林庚又说:“常将军不必为下属担忧,我不是嗜杀之人。营地里的普通兵卒打散调派到各地守城,多余的人手,从事生产建设。你知道的,打仗是要钱粮的。你的心腹你带着,日后回京城,我再做安排。”</br></br> 这很冒险,没了兵权,就是剪除了利爪。</br></br> 只带着心腹有什么用?还不是案板上的鱼。</br></br> 但常如玉信他。</br></br> 真要杀,不用留到京城。</br></br> 他欲翻身下马,给林庚牵马,带他进营,这是臣服。</br></br> 林庚用长刀刀背在他身前拦了下。</br></br> “不用,我就不进去了,我相信常将军会处理好兵屯的事。”</br></br> 常如玉唇角勾动。</br></br> “你怕我设伏杀你?”</br></br> 林庚坦然点头:“谨慎总没错。”</br></br> 胆大心细,缜密慎行,又如泥鳅一样滑手,难怪能在逆境之中活到今天。</br></br> 常如玉不强求:“给我五天时间。”</br></br> 林庚后退,带着他的精兵回营。</br></br> 海城。</br></br> 时近中秋,城内选了人流量最大的街区搭灯塔,为着调动民众的热情,截止到八月初十,百姓们都可以到各街坊市集提供灯谜。</br></br> 因灯谜重复率高,无法给大的嘉奖,但在市集交易上,可以免除摊位费。</br></br> 这对大多百姓来说都没用,只是有人参加,知道些灯谜的百姓会感到有趣,人多了,凑个热闹,气氛就不一样了。</br></br> 外头稳稳当当进入节日气氛时,谢星珩收到了京城来信。是霍叔玉写的。</br></br> 霍叔玉让谢星珩早做准备,简要写了张遵祖的攀咬名单,又给谢星珩扔了个重磅消息——皇帝要杀常如玉。</br></br> 即使谢星珩早就料到了,认为常如玉比他更危险,看见这行文字时,依然狠狠震惊。</br></br> 因震惊太过浓郁,所以信件里另外一个信息,都显得平常了。</br></br> 在海城的最高联络人,是官学院长师和光。</br></br> 正因有他在,这座以文臣为主的城市,才能顺利在暗地布置绸缪,不惹人注意。</br></br> 谢星珩恍然大悟。</br></br> 难怪这位院长会随机代课。</br></br> 哪里是代课,分明是给某家少爷布置功课的时候夹带私货啊。</br></br> 也难怪他不收学生,根本就不方便。</br></br> 或许他纵容庭哥儿缠着他求学,还有谢星珩跟他是同阵营的原因。</br></br> 霍叔玉同时给师和光写了信,让他们同谋退路。不能死守海城,该退就退。</br></br> 该布置的,谢星珩都布置完成了。</br></br> 抽空跟师和光碰个面,也不过是寒暄。因为这些事情,刘进贤都跟师和光说过。</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