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思空深深皱起眉,正色道:“如若此,我反倒希望你劝劝殿下,不要冒然出战,为将者若还未出征,便有了孤注一掷的心态,犯了兵家忌讳啊。”
封野点点头:“我懂,我爹自然也懂,他一生戎马,行事极为谨慎,鲜少败绩,我相信他。”
燕思空点了点头,心中稍安。毕竟论起带兵打仗,当代豪杰,谁人敢在封剑平面前卖弄,若真的能一举剿灭瓦剌,封剑平定要流芳千古啊。
封野眼中有光:“我相信我爹定能铲除瓦剌,他毕生心血,绝不会白费。”
“瓦剌必除!”
封野用指尖勾勒着燕思空的面颊,眸中饱含笑意:“空儿,你知道吗?我脾气不好,总与人相处不来,可与你在一起,就是舒心,就是欢喜,我说什么你都懂,你说什么我都爱听。我一生只与两个人无话不谈,一个是你,一个是我大哥……”说到最后,神情已是黯然。
燕思空抚摸着他的鬓角:“你也可将我当做兄长。”他天生透彻,看得见人的欲望,因而极会笼络人心,只要愿意,能专挑人爱听的说,还不显谄媚。这惯常是他的为人之道,此时面对封野的单纯真挚,却感到……感到惭愧。
封野照着他的腰侧掐了一把:“胡说八道,谁要将你当做兄长,我将你当做媳妇儿。”
燕思空失笑:“轮胡说八道,我还比得上你了?”
封野翻身将他压于身下,一脸邪笑:“我不说,我做。”
“封野!你……唔……”
长夜漫漫呐。
第61章
平叛军在归顺朝廷的第七十七日之后,再次造反。
昭武帝盛怒,执政素来优柔寡断、被后世批判为妇人之仁的他,却即刻下旨斩了杨越。
这次也不需谁来劝谏,他令已经整军待发的洛阳平叛军火速赶往蜀地,剿灭鲍云勇。
鲍云勇又怎么会在原地等死,蜀地已经被他们抢掠得差不多,如燕思空所料,他们乘船顺长江而下,七日之内就连夺两座小城,一路壮大叛军队伍,到达夔州的时候,竟已经有了五万之众
夔州位置险要,在荆州的上游,若说得天下先得荆州,那么得荆州先得夔州,一旦叛军攻下夔州,荆州运粮的上游河道、背后官道都岌岌可危,那么这股贼患就不再是乌合之众,而真正可以一方称王了。
夔州绝非易攻之地,但鲍云勇也没有更好的选择,若此路不通,待洛阳平叛军赶到,前后合围,他们必死无疑,如今唯一的生路,便是占据夔州城,据险以守,自然会有各路豪杰前来投奔。
换做从前,五万民兵断然攻不下城坚粮足的夔州,但夔州亦受雪患之灾,粮草紧缺,人心动摇,鲍云勇不急着攻城,而是让那些在夔州城有亲戚的士卒每日在城下喊话,劝他们投降,加入起义军,共图大业。
夔州守备心智坚韧,不为所动。
两军僵持之时,在千里之遥外的京城,发生了一件小事。
周觅星在汀兰阁寻欢时,为了夜离,与一名男子争风吃醋,大打出手,那男子喝得烂醉,口出狂言,说待梁王整合叛军,杀入京师,第一个就宰了你老子顺天府尹。
那男子在被带去衙门的路上逃跑了,不知所踪,但他的言论却引起不小的波澜,因为取消岁礼、削减俸禄以及严查侵占百姓田亩等事,享了二百多年荣华的凤子龙孙们是敢怒不敢言,坊间传言昭武帝想借雪患之机削藩,藩王们各个自危,其中势力最大的梁王,正在偷偷招兵买马。
烟柳之地是鱼龙混杂之所,有怀揣秘密的人出入最正常不过,这男子醉醺醺的,反倒让人以为其酒后吐真言,显得更加可信。
消息不胫而走,几日之内已传遍朝野,最后演变为梁王意图谋反,要从荆州举兵,与鲍云勇前后合围夔州。
拿下二城,意味着彻底打开通往江南的水道门户,顺势而下,金陵指日可待,若金陵一失,大晟江山就一分为二了。天下人对昭武帝几十年如一日的懒政早有怨怼,梁王在金陵称帝,不愁没人倒戈。
此事比之百姓造反还要严重得多,据颜子廉说,昭武帝半夜在寝宫之内召见重臣,共议对策,人都消瘦了不少。
此等大事,颜子廉懂得点到为止,燕思空再想打探,就什么也问不出来了,他只是面有愁容地说,大晟近年国运坎坷,若天意如此,人力难为。
燕思空却在内心唱反调,他不信天,天若有眼,何使人间多残酷,他只信他自己。
一想到此刻昭武帝夜不能寐,谢忠仁寝食难安,而葛钟更将陷入左右两难的绝境,他就感到痛快极了,小时候他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眼看着所爱之人一个个惨死,现在他长大了,他要掌控别人的命运,更多人的命运,甚至是天下苍生的命运!
谣言四起的几日之后,有“闻风奏事”之特权,以弹劾、批判君臣子民为几任的六科给事中之一的蒋零郑重上疏,言梁王意图谋反,劝昭武帝削藩。
多日来的沉默,皇帝也好、朝臣也罢,恐怕都在等这么一个人,站出来说出“削藩”二字。
此二字之沉重、之凶险,不复赘言,皇帝不能主动提削藩,那有违祖宗遗志,大臣也不敢主动提削藩,谁提谁就可能是第二个晁错。
那晁错便是因为主张削藩,削出了七国之乱,最后皇帝为了平息藩王愤怒,将其弃市。
可朝廷再是昏腐,也一定有不畏生死之人敢于直言,晁错虽死,却名列青史,天下有识之士,以千古留名为最高理想,遑论一死。
封野点点头:“我懂,我爹自然也懂,他一生戎马,行事极为谨慎,鲜少败绩,我相信他。”
燕思空点了点头,心中稍安。毕竟论起带兵打仗,当代豪杰,谁人敢在封剑平面前卖弄,若真的能一举剿灭瓦剌,封剑平定要流芳千古啊。
封野眼中有光:“我相信我爹定能铲除瓦剌,他毕生心血,绝不会白费。”
“瓦剌必除!”
封野用指尖勾勒着燕思空的面颊,眸中饱含笑意:“空儿,你知道吗?我脾气不好,总与人相处不来,可与你在一起,就是舒心,就是欢喜,我说什么你都懂,你说什么我都爱听。我一生只与两个人无话不谈,一个是你,一个是我大哥……”说到最后,神情已是黯然。
燕思空抚摸着他的鬓角:“你也可将我当做兄长。”他天生透彻,看得见人的欲望,因而极会笼络人心,只要愿意,能专挑人爱听的说,还不显谄媚。这惯常是他的为人之道,此时面对封野的单纯真挚,却感到……感到惭愧。
封野照着他的腰侧掐了一把:“胡说八道,谁要将你当做兄长,我将你当做媳妇儿。”
燕思空失笑:“轮胡说八道,我还比得上你了?”
封野翻身将他压于身下,一脸邪笑:“我不说,我做。”
“封野!你……唔……”
长夜漫漫呐。
第61章
平叛军在归顺朝廷的第七十七日之后,再次造反。
昭武帝盛怒,执政素来优柔寡断、被后世批判为妇人之仁的他,却即刻下旨斩了杨越。
这次也不需谁来劝谏,他令已经整军待发的洛阳平叛军火速赶往蜀地,剿灭鲍云勇。
鲍云勇又怎么会在原地等死,蜀地已经被他们抢掠得差不多,如燕思空所料,他们乘船顺长江而下,七日之内就连夺两座小城,一路壮大叛军队伍,到达夔州的时候,竟已经有了五万之众
夔州位置险要,在荆州的上游,若说得天下先得荆州,那么得荆州先得夔州,一旦叛军攻下夔州,荆州运粮的上游河道、背后官道都岌岌可危,那么这股贼患就不再是乌合之众,而真正可以一方称王了。
夔州绝非易攻之地,但鲍云勇也没有更好的选择,若此路不通,待洛阳平叛军赶到,前后合围,他们必死无疑,如今唯一的生路,便是占据夔州城,据险以守,自然会有各路豪杰前来投奔。
换做从前,五万民兵断然攻不下城坚粮足的夔州,但夔州亦受雪患之灾,粮草紧缺,人心动摇,鲍云勇不急着攻城,而是让那些在夔州城有亲戚的士卒每日在城下喊话,劝他们投降,加入起义军,共图大业。
夔州守备心智坚韧,不为所动。
两军僵持之时,在千里之遥外的京城,发生了一件小事。
周觅星在汀兰阁寻欢时,为了夜离,与一名男子争风吃醋,大打出手,那男子喝得烂醉,口出狂言,说待梁王整合叛军,杀入京师,第一个就宰了你老子顺天府尹。
那男子在被带去衙门的路上逃跑了,不知所踪,但他的言论却引起不小的波澜,因为取消岁礼、削减俸禄以及严查侵占百姓田亩等事,享了二百多年荣华的凤子龙孙们是敢怒不敢言,坊间传言昭武帝想借雪患之机削藩,藩王们各个自危,其中势力最大的梁王,正在偷偷招兵买马。
烟柳之地是鱼龙混杂之所,有怀揣秘密的人出入最正常不过,这男子醉醺醺的,反倒让人以为其酒后吐真言,显得更加可信。
消息不胫而走,几日之内已传遍朝野,最后演变为梁王意图谋反,要从荆州举兵,与鲍云勇前后合围夔州。
拿下二城,意味着彻底打开通往江南的水道门户,顺势而下,金陵指日可待,若金陵一失,大晟江山就一分为二了。天下人对昭武帝几十年如一日的懒政早有怨怼,梁王在金陵称帝,不愁没人倒戈。
此事比之百姓造反还要严重得多,据颜子廉说,昭武帝半夜在寝宫之内召见重臣,共议对策,人都消瘦了不少。
此等大事,颜子廉懂得点到为止,燕思空再想打探,就什么也问不出来了,他只是面有愁容地说,大晟近年国运坎坷,若天意如此,人力难为。
燕思空却在内心唱反调,他不信天,天若有眼,何使人间多残酷,他只信他自己。
一想到此刻昭武帝夜不能寐,谢忠仁寝食难安,而葛钟更将陷入左右两难的绝境,他就感到痛快极了,小时候他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眼看着所爱之人一个个惨死,现在他长大了,他要掌控别人的命运,更多人的命运,甚至是天下苍生的命运!
谣言四起的几日之后,有“闻风奏事”之特权,以弹劾、批判君臣子民为几任的六科给事中之一的蒋零郑重上疏,言梁王意图谋反,劝昭武帝削藩。
多日来的沉默,皇帝也好、朝臣也罢,恐怕都在等这么一个人,站出来说出“削藩”二字。
此二字之沉重、之凶险,不复赘言,皇帝不能主动提削藩,那有违祖宗遗志,大臣也不敢主动提削藩,谁提谁就可能是第二个晁错。
那晁错便是因为主张削藩,削出了七国之乱,最后皇帝为了平息藩王愤怒,将其弃市。
可朝廷再是昏腐,也一定有不畏生死之人敢于直言,晁错虽死,却名列青史,天下有识之士,以千古留名为最高理想,遑论一死。